2)第64章 大梁帝国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虔钊赶忙打马闪人,才免于一死。

  杨思权因势大声喊道:“大相公潞王,是我的君主。”

  便率领军队解去铠甲,丢掉兵器,向李从珂请降。他从西门进入,用一张纸递给李从珂说:“希望大王攻克京城的时候,派我当节度使,不要让我当防御、团练的职务。”

  李从珂立即写了个“杨思权可任节度使”的字条给他,于是,杨思权倒戈。

  此时,王思同还不知道这些情况,仍在督促士兵登城,尹晖大喊道:“城西的官军已经入城接受赏赐了。”于是,兵众都弃甲缴械投降。

  到了中午,乱兵纷纷进城,外面的军队也都四处溃散,王思同等六节度使见大势已去,也都仓皇而逃。李从珂把城中所有将吏士民的财物收集起来,用来犒劳军队,甚至连锅釜等器皿都估价赏赐给了军队。

  十七日,王思同、药彦稠等败退到长安,西京副留守刘遂雍关上城门不予接纳,一行人只得奔向潼关。

  李从珂整理兵众开始向东挺进,把孔目官虞城人刘延朗作为心腹。

  开始时,李从珂还担心王思同等人会联合力量占据长安抗拒,到了岐山,听说刘遂雍不接纳王思同,十分高兴,派人慰问安抚。

  刘遂雍把府库中的钱财全部拿出来放在外边,军士先到的就发给赏金让他们过去;等到李从珂到达时,前面的军队已经普遍得到了赏赠,便都不入城骚扰。二十日,李从珂来到长安,刘遂雍迎接拜见他,并聚敛物资用来犒军。

  西面步军都监王景从等人从前线奔逃回洛阳,朝廷内外都很震惊。李从厚不知所措,对康义诚等人说:“先帝辞世之际,朕正在外边戌守藩镇,那个时候,谁来继承大位,

  只在诸位明公所选取而已,朕实在没有心思与别人争当皇帝。后来继承了大业,年纪还很轻,国家大事都委托给诸位明公办理。

  朕和兄弟之间不致于隔阻不通,诸位明公把有关国家社稷的大计见告,朕哪里敢不听从?这次兴兵讨伐凤翔之初,各位都夸大其辞,认为凤翔乱寇很容易讨平;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祸局?

  朕打算亲自迎接潞王,把皇帝大位让给他,如果不能免去罪罚,也心甘情愿。”朱弘昭、冯大为恐惧,不敢对答。

  康义诚想用全部宿卫兵马迎降作为投降的筹码,便说:“朝廷的军队溃败惊散,是由于主将的指挥失策导致。

  现在,还有很多侍卫部队,我请求亲自去扼守冲要之地,招集离散的部队人马,来谋求以后的效果,请陛下不要过于忧虑!”

  李从厚想派使臣去召唤石敬瑭,让他统兵去抗拒李从珂的人马,但康义诚坚持请求自己去,李从厚便把将士招集起来,调用全部府库财物犒劳军队,并且许愿说:平定凤翔之乱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