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三章 征战天下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重任!

  庞孝泰说出了他不愿意突围的原因:“我服侍大唐两代(疑有误,实为三代,高祖、太宗、高宗),过(有过错,即为叛唐之举)蒙恩遇,高丽不灭,吾必不还!”接着。这位知恩的总管大人又说道:“率乡里子弟五千余人,今并尽死,岂一身自求生邪!”庞孝泰率军冲向了蜂拥而至的高句丽军队。

  史载“举军没,与其子十三人。皆战死!”虽然战败,但我是血洒疆场,以身报国!我用我的实际行动回报了这个盛世帝国给我的恩遇!伟大的朝鲜民族英雄渊盖苏文总算闪亮地亲自挥了一刀,取得了史上第一次对大唐军队的完胜!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战,苏定方!陆路大军相继撤回。苏定方则继续围困平壤!失去陆军支援的苏定方开始出现粮草不济的问题,唐军战斗力再强那也不是神,是人!

  是人总得吃饭,是马总得吃草!平壤作为高句丽的国都,自然是易守难攻,只能长期围困,迫使其投降。所以,后勤补给的问题成为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今,二月的平壤,气温平均为零下8度。

  抛去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1400年前平壤的气温至少也在零下10度。浿江大概是上冻了,所以靠水陆运粮就不太现实。不担心,我大唐在朝鲜半岛上还有个“小兄弟”——新罗!大唐当即令新罗火速往平壤前线运送粮草。

  此时的新罗对大唐那是言听计从,俯首听命!(注意,是“此时”)接到命令后,新罗王金法敏相当重视,并即刻执行,准备了2000多车,派亲信大将军金庾信等亲自护送到平壤。如果这一幕能够延续下去,苏定方必定能够一举灭亡高句丽,从而打破由其自己保持的“前后灭三国”的纪录!

  无奈,这个新罗小兄弟,办事的决心是有的,但是办事的能力是怀疑的!作为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按理对朝鲜半岛的地理、气温等状况比较熟悉,但是,在此次运送粮草时,却出现了“(运粮)人马多冻死”的情况!

  ——哎,这组织能力!怪不得总是被人欺负,被人打得狼狈不堪!怨谁?新罗我们就甭抱太大希望了!天不灭高句丽!今年的冬天格外冷,连新罗人马都“多冻死”了,那我们宝贵的大唐士兵怎能冤死在暴风雪中呢。于是,无奈的苏定方撤围而回了!

  苏定方无须遗憾!他的记录仍将成为世界记录,无人可破,包括他自己在内!高句丽又侥幸躲过了一劫!不过,不用开心,也没活多长!仅仅六年而已!是我的,跑都跑不掉!是我的,躲都躲不掉!我大唐还会回来的!再回首时,你高句丽将只能存在于史册上了

  兄弟阋于墙公元666年,渊盖苏文死了!自古有盖棺定论之说,渊盖苏文的一生算是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