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代女皇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赖与忠诚;

  不能容忍别人对君权的亵渎、怀疑和反叛;她不忘高宗早期的首辅大臣长孙无忌擅权的教训,需要对身边的权臣乃至王公贵戚进行有效的刺探和监视,

  需要对他们的权力进行制衡。还要毫不留情地清除那些对君权造成威胁的隐患。残酷的现实,武皇对身边的大臣还有那些王公贵戚,

  始终抱有怀疑的心态。在经历了过多的背叛和刀光剑影之后。她不相信有君臣之间的精诚合作,有的只是利益的相互依赖。即使是那些被认为是亲信的人,

  受自身利益的趋使或名誉的守望。随时都有背叛她的可能,这使她不能不提防,也不能过于相信和依赖别人。在武皇看来,要想君臣相辅,就得臣臣相制。

  因此,她选择了一条极为残忍的道路,一条足以使她蒙垢甚至结怨天下的道路,这是由于她所建立的这个王朝已经堵死了其它门路,

  再也没有正常的道路供她选择。同时,作为以一己之力挑战皇权,挑战纲常伦理的一代女皇,为抵御众矢之的,在分身乏术的情况下,

  她需要有人为她做挡箭牌,也需要有人为她转移视线,转嫁目标,用以回避直接的攻击,使她在急剧的政治漩涡中有较多的回旋余地。

  于是,被人们称之为酷吏的一帮人物就此幸运而生,短暂的酷吏时代就此形成。

  这些酷吏都以忠诚武皇为本能,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明白主子真正的目的和意图,然而,却能明确武皇需要他们做什么,心怀叵测,有效地使用他们手中的权力。

  他们有着猎犬一样的嗅觉、豺狼一样的本性,虎视眈眈地窥探着朝臣的一举一动。

  他们忠于主子,是他们离不开主子的豢养,更离不开主子对他们的青睐,

  因此,他们也只能在主子的庇护下自行其事,其行为制约也只有其主子;他们对朝臣甚至王公大臣有着本能的心理仇视,尽管其动机各不相同,

  但其心态却如出一辙。他们以杀人立威,又把杀人的多寡作为衡量自己竭情为主子效力的唯一标准,作为彼此之间竞争的唯一手段。

  他们在不断地制造恐怖,又用恐怖来确定他们的地位,渲染和放大他们的作用,体现他们得天独厚的价值和优势。

  最引起朝臣关注和忧愤的莫过于周兴、来俊臣,还有傅游艺、丘神勣、索元礼、侯思止等等。垂拱四年初,有奴仆告郝象贤谋反,太后命令尚书省都事周兴审讯,周兴判郝象贤灭族罪。

  郝象贤为宰相郝处俊之孙,当初郝处俊就反对过武后摄政,现在其孙郝象贤被告谋反,武后联想起那段往事,因而深信不疑。

  没有料到的是。郝象贤临刑前,破口大骂太后。这一骂。负责全权处理此案的周兴也因此而出名。

  越王父子造反,案件牵连李氏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