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一代英主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亲信班底。杨广也不负众望,最终成为一位深通兵法的马上皇帝。他晚年时虽然不理国事,但偶与一些将领探讨军事,以一名知兵老将的姿态做出点评,常常聊聊数语,都能落在关键之处,分析战局得失时头头是道,其中有些观点颇具独到之处,甚至比众将商议时得出的结论还要有条理,显然深通兵略。杨广自十几岁时就开始东征西讨,捷奏频传。二十岁时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五十一万大军南下,隋军所向披靡,一举突破长江天堑,很快就平灭了南陈,二十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虽然此役在一线指挥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人,但年青的杨广居中调度,统筹配合,表现颇佳,所以和李世民等其它挂名主帅一样,总指挥的功绩应归杨广无疑。攻占建康(今南京)后,杨广麾下的隋军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杨广本人也表现出了明主的气度,不贪钱财,封存府库,对陈国资财“一无所取”,还杀掉了一些民怨极大的奸佞之臣,博得了南方百姓的广泛赞誉,“天下皆称广以为贤”。590年,原属南陈的一些地方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杨广被任命为江南总管,驻营江都(今扬州)平叛。在艰危的局势下,杨广成功地平定了江南高智慧叛乱,并从长远着手,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施政,用一系列合理的政策缓和了南方百姓的不满,打破了江南江北百姓之间的文化隔阂,此后天下渐渐归心,凝聚成了统一的“大隋”意识。600年,杨广率军北上,击退了突厥的进犯,这也是他登基前的最后一战。杨广军功卓著。为众多武将和士兵所拥戴,这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巨大优势。杨坚起初给杨广领军的机会,就是为了观察考验他;而他最终决定让杨广取代骄横的杨勇即位,便说明杨广通过了考验,令隋文帝觉得他确实是个可造之材。七、开疆扩土杨广于604年即帝位,之后没多久,就对高句丽、吐谷浑、突厥等周边数股势力发动了战争,这说明隋炀帝在即位之初雄心勃勃,有很强的进取意识,已把目标定为开疆扩土,做千古明君。他将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业”,便是一种对自己的期许。如今很多人误认为杨广是个刘禅式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未免有失偏颇。隋炀帝先派韦云起去突厥借兵两万,然后以借道为幌子,率突厥兵突袭契丹大本营,大败契丹,俘其男女四万余人,大大阻止延缓了契丹的崛起。一名文官仅凭着伶牙俐齿,便成功联合了东塞数十部落,不费大隋一兵一卒就将刚刚崛起的契丹打入谷底,这种战绩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隋炀帝只派一人,就取得俘敌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