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戏里戏外,谁主浮沉_重生之再许芳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一出戏接近尾声,旖景绞尽脑汁,总算是想到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法子,她决定还是委托给杜宇娘,先查查那枚玉印的去向,再打听一番当日千娆阁里究竟发生了何事,再作计较。

  而听戏听得津津有味的六娘,这会子才发现旖景不知所踪,四顾了一番,见她一惯开朗的五姐正独自坐在一侧哀声叹气,蹙眉思索片刻,与旖辰交待了一句,步于旖景身侧,很是疑惑地问道:“这一出戏,并非坊间时兴的才子佳人,很有几分新奇,五姐怎么一副意兴阑珊的模样?”

  “委实有些精神不济。”旖景敷衍道,见六娘满面疑惑,连忙岔开话题:“我一时恍神,竟没留意这出戏说的什么,莫如六妹妹与我分说一回,也好去去困意。”

  六娘便将疑惑摁捺,说起今日这一出戏。

  原来,说的是一个名唤缨络的女子,出身耕读之家,家有良田,父母双全,兄妹和睦,当缨络及笄,奉父母之命,经媒妁之言,与同为耕读之家的乔郎喜结连理,婚后夫妻和睦,本应一生喜乐;不想天降横祸,当地豪强看中缨络娘家所居的宅地,勾结知县,罗织罪名,将缨络家人捕入刑狱,严刑逼供,使其签下罪状,没其家产,罚作官奴。

  缨络性情刚烈,心生不服,欲上告州府。但其夫家深恐得罪官府,惹火上身,非但不助姻亲,反而要逼儿子休妻。

  乔郎与缨络夫妻情重,长跪高堂膝下,为缨络求情,乔家公婆无奈之下,答应若缨络不再生事,可予她一个容身之地,缨络不忍见父母兄长蒙冤,竟然自请下堂,孤身一人,沿路乞讨至州府,击鼓鸣冤。

  无奈官官相护,缨络以民告官,反而被罚,身受杖刑,奄奄一息。

  多得暗访御史相救,当查明缨络确有冤情,激愤之下,书得奏章,直呈天听。

  结局当然是美满的,天子爱民如子,将贪官污吏一网打尽,非但敕了无辜平民,还其家产,还盛赞缨络“至烈至孝”,为其修建孝义牌坊,以为表彰。

  “五姐,今日中秋,两相俱在,圣上点的这一出戏,似乎别有深意呀。”六娘见旁人或者唏嘘,或者闲话,压低了声音对旖景说道。

  姐妹俩不约而同地看向身着龙袍的天子,因她们坐得靠后,却只能见到一个威严的背影。

  这一出戏,是唱给谁听,两个闺阁女子都心知肚明,更何况在宦海沉浮半生的朝臣。

  相比神情微妙,若有所思的一众宗亲,与声色不动的卫国公、建宁候这些居于中立之勋贵,左右二相与吏部尚书的神情,显然更沉肃几分。

  而几个皇子——太子手捧茶盏,尚且津津有味;二皇子唇角带笑,甚是愉悦,目光却似乎有些空茫,显然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戏台上;三皇子似乎只关注着“缨络”艳丽的妆容,与窈窕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