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八十七章 热情的太上皇_奋斗在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的道孝王李元芳微笑道:“元芳,你也坐下,就坐在父皇对面。”

  “好的,父皇。”

  李元芳冲郭业点头致意了一下,自顾坐了下来,并重新拿起一个空杯替李渊斟了满满一杯酒,移到李渊跟前。

  郭业看着李渊这番神色变化,心中暗道,看来还真不能以貌取人,狮子虽老,却还是一头不折不扣的狮子,李渊虽退居太上皇却仍是积威尚存啊。

  见他轰走了鲁王和荆王,唯独留下道孝王在身边。显然,这位以足智多谋而在三王中著称的道孝王李元芳,在李渊的心目中,地位明显强于他的两位兄弟。

  李渊,李元芳,这父子俩还真是不易对付,绝非鲁王那般好糊弄啊。

  只见李渊自顾抄起杯盏浅酌了一小口,随后冲郭业眯着眼睛笑道:“郭爱卿啊,实话跟你说吧,重新让我那孙儿承乾复位,乃是寡人的意思。呵呵,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同理,大唐也不能一直将储君之位空悬着。不知郭卿是否赞同此理?”

  郭业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这点他是绝对赞同的,朝廷有了储君的话,至少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比如李二陛下巡游各地时,有太子储君代为监国,暂时主持朝政,不仅是对皇位继承人的一种锻炼,也是让朝廷稳定不会有屑宵趁虚而入,败坏朝纲。

  而且,万一李二陛下有个好歹,也不至于皇室的王爷们因为皇位而大肆争夺,弄得朝廷动荡,间接地危及到江山的稳固。

  当然,历史上,李二陛下坐了二十几年皇帝,期间貌似没有出现过不测。

  不过,郭业赞同册立太子立储君,就不代表赞同李承乾复位,这小子绝不是什么理想的皇帝继承人。

  李渊误以为郭业是赞同了自己的提议,随即点头含笑道:“不瞒郭卿,寡人虽退位多年,却一直都有关注朝堂政事。世民在位的这些年,的确对大唐颇有建树,无论是对外国策,还是对内民生,都比寡人做的好。所以,他是一个称职的皇帝,寡人很欣慰,也非常满意。”

  说完之后,李渊又不忘加了一句:“如果世民不是一个好皇帝的话,也不会有郭卿你这样年轻有为的臣子涌现出来,为我大唐屡立大功了。”

  郭业立马起身,谦虚拱手道:“太上皇谬赞了,臣愧不敢当!”

  不过他心里也补了一句,看这架势,盛赞完李二陛下的大功之后,应该就要开始数落不是了。

  果不其然,只听李渊话锋一转,来了一句:“只不过,世民有些地方做的寡人也很不满意,不,应该是非常之不满意。唉,朕这个儿子啊,凡事太操之过急了,就像当年玄武门惨案一般,急得整个人都走火入了魔,浑然没了心性。”

  一提起玄武门三个字,郭业能清楚地感觉到李渊的胸口起伏的频率加快了,连呼吸的声音也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