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三十七章 长安来信_奋斗在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书李纲上书请奏圣上,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奏请乞骸骨致仕,而且圣上也已同意。”

  礼部尚书李纲要退休?

  郭业猛然想起李纲这人的过往,因为曾任隋唐两朝三任太子的老师而扬名,也正是因为他教授过学问的太子最后都没有好下场,而博了一个“太子杀手”的称好。

  今年已是贞观五年,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李纲这个年纪的确没有几年活头了。

  不过好在他退休之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没有赶上太子李承乾谋反这桩大案,不然的话他这个太子老师肯定晚节不保。

  但是郭业纳闷了,他跟李纲没什么交情,也不是同一个阵营,严格说起来李纲的儿子,当年同为国子监书学班的李家三胖子,还跟自己不对付。李纲退休关自己鸟事?陈康还特意派人来送口信,这不是小题大做吗?

  陈集涛见着郭业一脸狐疑,俨然猜到了郭业的心思,立马提醒道:“大人,仲达兄让人送口信之意当然不会那么肤浅,他是在知会大人您,李纲如今致仕,那么礼部尚书之位就空置了下来。礼部尚书虽然手中没有什么实权,但好歹也是六部尚书啊,大人。难道您就不想争取一下?”

  郭业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个缘故啊。

  不过不是他妄自菲薄,而是他自家知道自家事儿,凭他的资历和出身,想要现在出任礼部尚书一职,无异于痴人说梦,首先李二陛下就过不了关。

  礼部,有着替朝廷,替皇帝,替圣人教化天下之责,光他郭业“不学无术”这四个字的金字招牌,就甭想去争取礼部尚书这个位置。

  不然的话,陈康都派人送来口信提醒自己了,而虞世南和孔颖达那边怎么迟迟没有动静?

  显然这两位老大人比陈康考虑得要周全。

  礼部尚书!

  郭业摇了摇头,苦笑道:“听着是挺诱人,不过我嘛,呵呵,还是算了吧。我想虞世南和孔颖达两位老大人在长安那边自有筹谋。”

  陈集涛听着郭业不愿意去争取,脸上多少有些可惜,暗自摇了摇头,叹息道,看来多读点书是有好处的,可惜了郭刺史这般好前程了。

  这时,郭业突然惊呼一声,问道:“跟你聊着聊着,差点忘了另外一件事儿,刘振轩刘都尉押运银子回来否?”

  陈集涛道:“回来了,比大人您早回了三天。大人且放心,刘都尉已经将银子顺利押解进长安,交付给了长乐坊大钱庄。”

  郭业点头赞道:“好,那叫好。明仁,你去将振轩给我找来。”

  陈集涛哦了一声,返身就出了花厅去寻刘振轩。

  刘振轩这个时候应该在离刺史府相隔不远的都尉府坐班,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陈集涛领着刘振轩重新进了花厅。

  进来花厅,刘振轩就笑着冲郭业拱手道:“见过侯爷,卑职不辱使命,成功将银子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