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二章 授勋骁骑尉_奋斗在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第一,远在长安帝都,高高在上如坐神坛的李二陛下对他很满意。

  第二,苏定方这混蛋胆大包天,竟敢捏造事实,谎称自己七进七出敌营,取了杨泰的首级。

  我日,杨泰这倒霉孩子是没事玩自焚挂掉的好不?哥们什么时候那么屌了,还七进七出,敢情儿将哥们比拟常山赵子龙了。

  第三,因为苏定方的夸大其词,李二陛下竟然给自己加封了武勋,正六品的武勋位——骁骑尉。

  自此,郭业也明白他这个横空出世的西川小都护,是几品官儿了。

  李二陛下在圣旨中说得很明白,以正六品的骁骑尉,出任西川小都护一职,统领小都护府上下。

  唐代的官阶是极为复杂的,可分为四种:职事官、散官、勋官和爵号。

  所谓的职事官,就是具体职掌的事务。比如郭业这个西川小都护,就是职事官。

  所谓的散官,便是职事官的品阶。

  散官又分文武散官,文散官,顾名思义就是文官的品阶,共二十九阶,最低一阶是从九品的将士郎,而最高一级便是前文提及的开府仪同三司。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陇西县令就等于职事官,而不代表陇西县令就是七品,这要看该县令是几阶散官,通常的县令都是文散官第十九阶的宣德郎出任,第十九阶,乃是七品。

  所以通常我们都说七品县令,其实县令只是他的职事官,七品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县令,文散官都排名第十九阶的宣德郎。

  久而久之,便都以为县令都属七品。

  其实也有六品县令,比如长安京畿一带的县衙,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加上近水楼台先得月,几乎都由文散官第十四阶的朝议郎出任。

  拿后世的官场来解释,也许会更加通俗易懂,例如,某某市的市委书记。

  那么市委书记便是他的职事官,而正厅级便是他的文散官。

  同样,不是所有的市委书记都是正厅级,比如县级市的市委书记,他便是正处级或者副厅级,正处或副厅级便是他的文散官。

  同理,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基本都是副部级,那么副部级便是他的文散官。

  职事不代表官阶。

  至于武散官就更好理解了,武官的品阶嘛,康宝的宣节校尉便是武散官。大家也可以理解成后世的军衔。

  从下士,中士,一路往上数,少校……少将……上将,大将,元帅。

  以上文武散官是历朝历代的主流官阶。

  当然还有另外两种,勋与爵。

  爵,很好理解,公侯伯子男。

  勋,功勋也,亦分文武二勋。

  文勋,专封文臣及为朝廷出谋划策的大才之士,类似咱们现在的中科院院士,国务院特聘专家,特聘顾问等荣誉头衔,虽没实权,但享受国务院津贴及其待遇。

  武勋,则尽不相同,全靠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靠军功累积而成,非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