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5章 苏咏霖颇为顾虑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吏部的这种影响力越来越大。

  第二次大清洗到第三次大清洗期间,由于当时的实际需求,组织部和吏部召开过多次联席会议来安排被拿下的官员和复兴会员的职位补充。

  因为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被拿下的官员和复兴会员数量很大,需要补充的数量也很大,所以这样的会议召开过很多次,以至于本来的权宜之计在后面的运行过程中成为了惯例。

  到如今,吏部还真的有种橡皮图章的感觉,往往是联席会议作出决断,然后两方面回去各自登记造册。

  而在联席会议上,组织部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周翀公平公正的名声太大,大家都信服,吏部几乎没什么话语权,乃至于朝廷官职方面也是联席会议说了算。

  吏部方面不是没有过反对。

  潘勇建说狄辽是组织部的仆人这种事情绝对是在污蔑狄辽,狄辽好歹是一部之首,怎么可能心甘情愿自己的职权被其他部门侵夺呢?

  他多次提出过反对意见,向周翀提出过抗议,甚至当面争取,也向苏咏霖反映过这个事情。

  不过在苏咏霖看来,这件事情未必不是他所希望的事情。

  复兴会刚一成立,苏咏霖就想过用组织部来取代吏部,不过当时旧势力依然有一定的规模,所以苏咏霖保留了吏部。

  在当时,组织部是自己人,吏部是为了拉拢迷惑旧官僚士绅们的势力而保留的,苏咏霖的计划就是用组织部续续图之,逐渐把控吏部实权。

  经过第二次和第三次两轮大清洗之后,旧势力已经被铲除殆尽,内部敌人也被铲除了一部分,在苏咏霖看来,这正好是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的机会,所以提前给狄辽放了风。

  狄辽表示会服从集体的利益,但是希望苏咏霖顾及一下吏部官员的心情,不要让他回去之后无法向同僚和部下交代。

  于是苏咏霖为了兼顾吏部官员的心情和利益,也许诺虽然吏部最终会合并到组织部当中,但是扩大之后的组织部还是会保留吏部原有的职能,他们做的事情内容不会改变,只是要改换一个名义。

  简而言之,吏部官员不需要担心被“毕业”。

  狄辽这才偃旗息鼓,没有继续和周翀顶牛。

  虽然说是革命战友,但是涉及到政治利益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那么洒脱,他们会关注家国命运,但是同样不会无视自己的利益。

  苏咏霖虽然有着无上的威望,但是在涉及到政治利益的改革中,也会面临一定的阻力。

  这让苏咏霖颇为顾虑。

  连他都会遇到这样的阻力,那么他之后,改革者所会遇到的阻力只会更多,老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还真不假。

  每个制度一旦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产生一个依附于此的利益集团,解释若想要对这个制度下手改革,必然会遭到这个集团的抵制。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