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4章 进来,欢迎,退出,好走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楚,不欺瞒,不隐藏。

  愿意接受的就进来,不愿意接受的朝廷也不强迫。

  这一套制度最开始在中都附近进行试验,中央直接监控管理,小心翼翼的运营,小心翼翼的询问农民的感觉。

  每个季度都要搞调查,每年都要弄一次总评选,原先设计的制度也在这一次次的调查和评选中进行调整,不断更新迭代。

  和预想的一样,最开始很多农民都因为不能接受土地变成集体的、不是自己的而拒绝加入集体农庄,觉得朝廷这是在乱搞。

  还有人觉得这是朝廷的阴谋,是朝廷反悔了,不想把那么多土地交给农民,要把土地从大家手上夺回去,这是一个阴谋。

  别看他们现在说得好听,现在加入进去容易,到时候退出来一定特别难!

  所以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此有着较强的戒备意识。

  为了发动更多农民加入,各级农会组织成员的土地反正是带头加入集体农庄,他们也竭尽全力劝说农民们加入集体农庄。

  但是真要不加入,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第一年度集体农庄的加入数据很难看,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其实并不多,在大部分农村内,加入农庄的农户比例还不到四成。

  第二年开春之前,还有一部分农民觉得加入不加入区别不是很大,对生活来说没什么改善,所以决定退出。

  朝廷遵守诺言,不阻拦。

  还有一些人抱着偷奸耍滑的想法加入集体农庄想要薅羊毛,结果发现羊毛根本薅不动,所以要么主动退出,要么被集体农庄主动清退。

  于是这一数据变得更难看。

  但是第二年,集体农庄的优越性逐渐开始体现出来了。

  集体的力量终究大于个人的力量,尤其在这个生产力落后而自然灾害威力强大的年代,只需要一次稍微不那么风调雨顺的经历,就足以改变很多农民的看法。

  推行集体农庄政策的第二年,燕云地区较之前一年少雨,略干旱。

  官府修建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灾害不严重,粮食减产量比较有限,大局没有任何改变。

  但是放在一个区域内,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差别还是十分清晰的体现了出来。

  一边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挑水一起用,轮班轮流挑水、休息,生产规划科学有效,效率很高,大家集体克服困难,保证了集体土地的生产规模和成果。

  一边则是步履艰难,土地减收难以避免。

  秋收时节,集体农庄内部工分分配之后,农庄成员的收入普遍高于个人农户,对比十分清晰,幸福指数大幅度攀升。

  局面逆转了。

  随着宣传力量的加强,秋收之后,大量感受到个人力量渺小而集体力量强大的农民要求加入集体农庄,直接形成一股加入集体农庄的风潮。

  最后经过统计,整个试验区内直接有百分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