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3章 集体农庄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咏霖不打算使用强制手段要求农民全部支持加入集体农庄,因为他很清楚这对于农民来说本来就是一种未知的挑战,有极大的风险。

  最开始胜捷军打土豪分配土地的时候,苏咏霖还没有规定土地国有制度,烧毁原有地契发给土地所有凭证之后,在实际操作之中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土地。

  这一点也是苏咏霖的实际体验。

  他在南宋的时候家中广有土地,他和农民接触过,知道农民的普遍想法。

  直接告诉他们土地公有,你们只有土地使用权、但是国家会保障你们的土地使用权这种话在他们听来就等于【土地不是我的,而是你的】。

  在农民看来,给他们使用完全不算什么,他们现在也有土地的使用权,只是没有所有权。

  而所有权最大的象征是什么?

  可以自由买卖。

  允许他们自由买卖土地才能让他们真切的感觉到土地是自己的,要是不准自由买卖土地,那么土地就不能算是他们自己的。

  这和过去的那帮地主老爷们和官老爷们的做法没什么不同。

  土地依然不是我自己的。

  说不定今天你一句话这个土地是我的,我傻傻的努力耕种,那明天再一句话,这土地连带土地上的收成就都不是我的了。

  那我还要费心费力伺候土地?

  直接摆烂才是最好的。

  要不要支持你们也就成了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尽管你们的所作所为很友善。

  但是土地不是我的啊!

  我要土地啊!

  古代农民群体普遍有短视的特性,看得到且只看得到眼前的好处,土地如果不是他们的,那么他们就没有生产积极性,也就不会支持苏咏霖和胜捷军了。

  所以在胜捷军后期和光复军时期,苏咏霖已经在纸面上设定了土地国有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依旧是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土地且官方不进行干预。

  这一点一直到明国建立之后的如今也是如此,实际上农民依然可以自由买卖土地,以此维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实现明国庞大的恢复发展需求与军事需求。

  只有加入集体农庄之后,农民个人的土地才变成集体所有,才不能任由私人随意买卖。

  在这样的前提下,让农民感受到土地属于他们,农民为了保护自己得到的土地财产,才会拼了命的生产、拼了命的支持胜捷军和光复军。

  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革命教育,砸碎他们心里的枷锁,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胜捷军和光复军,才真的让胜捷军和光复军与农民绑定在一起,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子弟兵。

  农民们也始终维持着对苏咏霖的高强度支持,有极高的生产积极性与活跃性。

  有这样的前提,苏咏霖和胜捷军才能在最初的革命行动中度过最危难的一段时间,获得足够的粮食和兵员支撑,成功站稳了脚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