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畅春园_重生在俄罗斯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道伊凡意思的田宗秀最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在他的心中此时已经开始有疑惑,难道……

  此时满清帝国的京师蒙古人还是很常见的,因此伊凡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作为外蒙的贝勒,理藩院和礼部官员特意安排官员进行迎接。

  理藩院来的是一位从五品员外郎,而礼部则是一位正二品的侍郎,另外还有几名俄罗斯传教士,他们都是理藩院负责组织起来的。

  这些传教士都是东正教“满清传教士团”成员,雍正六年,清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其中规定俄国每届可以派遣教士4人来满清传教,由理藩院提供食宿。

  后俄罗斯帝国传教士来满清京师住南馆,理藩院负担部分生活费用,此外,理藩院还要管理俄国派遣来北京学习的学生。

  俄罗斯帝国在满清京师除去南馆之外还有北馆,康熙二十四年之前,俄罗斯帝国在北京的人员近百人,主要是在雅克萨战争前后被清军俘虏、招降或者主动投降的,居住在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

  他们将康熙赏赐的一座庙宇改为东正教教堂,康熙三十四年,这个教堂被俄罗斯帝国托博尔斯克区主教伊格命名为“圣尼古拉教堂”,亦被称为“俄罗斯北馆”。

  看着城门口中外一群人在那里等待着,伊凡也不敢太托大一夹马腹快速朝迎接之人走过去,莫日根和几十名哥萨克骑兵急忙跟上。

  “满清托博尔斯克区主教伊格(礼部卓罗、理藩院陈泰)见过伯爵大人(贝勒爷)。”

  “起来吧!伊格是东正教在满清的主教?”

  翻身下马,伊凡看着面前这个一米八五的大胡子有些不可思议的询问,要知道东正主教伊凡也见过,甚至他的洗礼都是大牧首亲自主持的。

  不过伊凡见过如此多的东正教传教士(主教),但是这样彪悍的教主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因此才会有此一问。

  听到伊凡的话卓罗和陈泰在心中偷笑,他们也没有见到过如此彪悍的主教,今日见到的时候两人也非常吃惊,虽然同在京师的屋檐下生活,但是圣尼古拉教堂属于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角色,因此那里就如同一个小世界一般,就是理藩院的官员都很少过去。

  同样听到伊凡话语的还有伊格,在满清这么多年他的汉语已经学习的很好,否则刚刚伊凡的询问他都听不懂。

  尴尬一笑,伊格有些为难的回答道:“我们圣尼古拉教堂并不是纯粹的传教士,我爷爷是雅克萨战争被俘虏到清国来的将官,这个主教相当于我们家族世袭。”

  经过伊格的解释伊凡才明白,原来这个圣尼古拉教堂并不是单纯的教堂,他们是康熙年间俘虏来的俄罗斯人组成,为让他们老老实实不闹事,因此特意成立圣尼古拉教堂,而这位伊格的家族就是这个教堂的世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