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二十七章 人口迁移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西北成立开始,杨元钊就把统计带入到了西北,不但在日常的工作上面,甚至在一些专门的军事计划之中,也跟统计脱不了关系。

  科学的分析双方的能力,给出一定的余量和弹性空间,把对方的实力确定在要给相对比较狭窄的量级之中,在大多数时间,都会起到极佳的效果。

  虽然这样做起来,有时候会很机械,可是拿出必要的,科学的备选方案,让将领们去选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天才横溢的名将才多少,当科学的数量级达到一定程dù的时候,本就能够减少各种的意外。

  拿下了胶州湾,在德国还没有彻底交换的时候,在跟西北达成月定的时候,也就是两三个月之前,西北就已经拿到了胶州湾的民用方面的主导权,而统计和调查工作也在进行之中,加上西北之前就做的一些统计,很快,关于山东的现状,就已经出现在了参谋部每一个参谋的面前了。

  而超过3000人的参谋,分成了12个小组,在参谋部列出来的12个可能性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推演和计算,各种的稿纸和推演堆积成山,一条有一条有用的计划,被这些参谋们送到了高层的手中。

  山东作为西北攻略比较多的地方,建成了超过2000公里铁路线,这些铁路线上面的枢纽城市,都是西北建设的新城,北方跟南方不一样。南方着重的是经济和交通,而北方,则更注重防护。北方的新城相对的大了一点,在兼顾经济的同事,还考虑到了未来战争的关系,整个城市,大概是3公里左右边长的一个正方形,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战争来临之后。做出必要的布置,就可以行程一个个的坚固的堡垒。

  按照西北掌握的信息,山东一共拥有这样的新城12个。目前容纳了600万的人口。

  清末的山东,可以说是人口大省,按照1909-1910年,清末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之中。全国共有丁口亿余人。四川中国第一,超过5000万的人口,山东位列第二,一共拥有3100万的人口,当然落后的清朝,隐户流民之类众多,这样一来,山东的人口应该会增加一到两成。

  不过现在的山东可没有那么多人。从西北崛起之后,强大的工业。对于人口的缺口几乎是永无止境的,从包头工业区的,到西部三省一特区,再到现在的整个西北半壁江山,甚至刚刚占领下来的蒙古,青海,新疆,这些广阔土地,且地广人稀的地方,在西北强横的工业面前,变成了可以开发的地方,就土地而言,就比清末统计的时候,足足增加了数倍。

  到处都在缺人,工业缺,农业缺,甚至是一些管理,三产,甚至是工人们的媳妇都缺,这种情况之下,西北举起了招工的大旗,依靠着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