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隔山对持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泥,砖,钢铁,是建筑的三大要素,要推动城市和体系建设,这三者几乎是必不可少,砖的技术含量最低,也是中国全面支持,用的都是中国最先进的机器,原因很简单,砖的技术含量很低,地域性非常明显,很少有跨区域卖砖的,中国哪怕砖做的再好,也不可能出口,因为运费就足以把成本和质量的优势给打败,本身一块砖可能只赚几分几毫,换算到运费上面,绝对无法接受。笔~趣~阁www.biquge.info

  相对于砖,水泥技术含量高一点,可对于已经基本工业化的日本来说,只是质量和制造速度的问题,真正关键的是钢铁,中国从最开始,就准备在阿拉斯加建立钢铁联合体,在位置的选择上面,没有选择铁矿的区域,而是海港,借助着河流和海港的双重作用,无论是深处内地高山的铁矿石,还是从国外进口的铁矿石,都可以低成本的运往港口,而且整个钢铁联合体的总产量不低。

  中国已经彻底的进行了转炉的改造,氧气吹顶的平炉也已经非常的成熟了,这两者都已经是落后的技术,可以转移给日本,再加上,伴随着澳大利亚的占据,未来中国的钢铁中心,除了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之外,国内的,基本上会在港口的,澳大利亚高含量,质量好的铁矿石,只会供给到沿海港口,进入内陆的代价太大了,耗费的运输成本,比如说轮船,也是无法接受的。

  内陆的钢铁厂,包括白云鄂博钢铁厂在内,都会进行缩量,从钢铁联合体逐步向特种钢材制造转移,故而原来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体,有着被拆解的可能,大部分的技术比较先进的高炉,会转移到沿海,剩下的比较落后的,不具备转移条件,则会卖出,日本和哈萨克斯坦,都是承接方,不同的是,承接的吨位是不一样的

  哈萨克斯坦的底蕴差了点,他们承接不了庞大的产能转移,他们最多也就是240万吨而已,最终一年半之后,确切的数字是157万吨,远没有达到最高的水准,日本则是650万吨,650万吨的钢铁,已经超过了日本在站前的总的钢铁产量,有了这个钢铁联合体,日本的钢铁底蕴将会上升到一个较高的程度,战争潜力得到巨大的提升。

  钢铁联合体也成功的树立起来,本身在中国设计师的计划之中,需要用4-6个月的时间,完成钢铁厂的建设,可能要到明年的开春,3月份,甚至是4月份才有可能投产,可是在日本人的努力之下的,只用了3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投入生产了,第一批投产量超过了6成,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的,当第一炉钢生产出来之后,验证的质量,达到了设计需求之后,这部分的钢铁,跟水泥和砖一起,都应用到了实处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