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人口影响战争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接到了德国的要求,认真研究之后,形成了一定的分歧,前者无所谓,中国目前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遍布在中国大地上面的技工学校,培养了不少的技术工人,这些工人本来应该按部就班的进入到各个工厂,可是德国给予了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实操的机会,并且能够掌握一门外语,这对于年轻工人来说,是非常不错的。笔×趣×阁www。biquge。info

  未来的中国,肯定会以大学生和高等教育为主的,可惜高等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时间的累积,才能够完成。

  这一批人就正好送到德国,其中甚至还夹杂了部分工科学生,他们会用半年和一年的时间,在德国这里完成语言关,并且初步的接触实习,然后进入到大学之中。

  战争当头的情况之下,任何跟战争无关的项目都会停下来,不少的德国大学都面临着中青年教师被抽调,学生被抽调的情况的,这时候中国用大量留学生冲抵这一块,并且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和真金白银,用于换取中青年的教师离开的军队,负责教导他们。

  德国是缺乏兵员,可是合适的中青年教师又多少,不会超过5万人,中国用增加20万的印尼土人,还有每年付出大量的留学经费和军火配额,换取了这一点。

  德国当然是欣然同意了,不必付出一定的代价,就可以增加20万印尼土人,虽然印尼土人战斗力不如正规的德军,可也没有到4倍的程度,这些大学教师,本就不是军队之中最精锐的那种,长期做学问,这些东西在大学之中有用,在战场之上,依靠的是勇力,是身体素质,是作战技能,这对于大学教师来说,还真的是为难。

  让大学教师在最合适的位置,要知道即便到现在,德国大学只不过入学人数减少,并不是没有,再加上中国留学生的这些收费,足以让德国在资金和军火上面更上一层楼,至于为中国培养的学生,在德国看来,中国可能只是另辟蹊径的,中国在顶尖力量上面,已经超过德国了,在科学研究的不少体系之中,也走在了德国的前面,如果不是战争到来,他们甚至要向中国来学习,没有什么让中国人偷学。

  认知上面的不平衡,没错,一体机和杨元钊的存在,中国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在不少的体系之中,直接的走到了世界巅峰的位子,可是在基础学科之中,高等教育和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员之中,远不是德国的对手,从战争开始之前,中国就有体系的增加了留学生的数额,并且不停的吸收世界各地的教师,兴建属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可是这都是杯水车薪的,从1908年到现在,中国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员数量,增加了100倍都不止,可是因为基数太小,高等教育在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