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锦帕_九州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高手,可也不是一般练家子能动得了的,有我们五人,此行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车三千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凭你们五人,说句算不上的大话,只要不招惹九大派,到哪里都不怕。”

  张仲谦一笑,眼见城门就在眼前,便是说道:“车大哥,常言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就此留步吧。”

  车三千拍了拍张仲谦的后背说道:“那好,我就不再相送了,山高水远,咱们就此别过,仲谦兄弟,多保重!”

  说完他又冲着元夕几人抱拳。

  元夕几人还礼,车三千带人离去。

  成是非看着离去的车三千,对着几人说道:“我怎么看不懂他呢?”

  元夕笑道:“你啊,先看得懂自己再说吧!”

  车队出了武陵城。

  ——————————

  董相林坐在书房中,手里捧着一本《礼记》在读。

  这本《礼记》是由前朝礼学家戴次君所编撰,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他手中所读的,正是其第四十二篇《大学》。

  《礼记》是书院传授课业必学典籍,父亲董士贤对这本典籍也很是推崇,尤其是这第四十二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董相林有气无力地读着文章。之所以出声,是为了让爹爹知晓,自己在秉烛夜读。

  为了让爹爹舒心一些,他董相林还是很动脑筋的。

  除了书院的先生夫子,董士贤还亲自给自己的儿子讲解过这篇《大学》,不过在董相林看来,爹爹所言,与书院的老夫子讲的没什么区别。

  连他董相林都会讲了,什么“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纲领,还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这八条目,旨在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而治人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董相林就是想不明白了,他董相林和治国又有什么关系呢?书院里那么多人,天下读书人又那么多,又有几人能成为人上人呢?大多是人不都是治于人么?就连他,身为城主的儿子,也不能继承城主之位,这城主之位,不还是蜀王说了算么。

  董相林问过爹爹。

  爹爹没有回答他,而是问他,若是有一天爹爹不是城主了,你董相林能做些什么?

  董士贤看着自己的独子,却想到了自己,读书半生,为的又是什么呢?

  是自己的富贵荣华?还是治下黎民?又或者是为王上分忧?

  又或者,皆有吧。

  董相林不是没想过自己的将来,可是有这么一位城主爹爹,很多时候他想想也就过去了。

  想那些做甚!

  放下手中所读之书,董相林起身听听屋外,没什么动静。

  蹑手蹑脚走回自己书案前,他悄悄地从书架上抽出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