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_心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防盗章之水哥带你读散文,查看正文内容请登录

  ps:求审核人员勿手滑,本章内容为vip防盗章节,稍后会替换成正文,若您嫌麻烦或者手滑直接点击“不通过”,本章将进入漫长的待高审状态,或许长达24小时无法编辑章节内容替换正文,严重影响正版读者阅读正文。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愿善心的你一生平安,多谢!

  池茶岭文/乐乐

  微信圈里有“微友”问:池茶岭现在什么地方?

  手机屏幕上我诙谐地写下:池茶岭原来在什么地方?并发到微信群里。

  我记得,爬上因有雷达站设立而名扬三衢的大湖山上,东边可望江山县城及其辖区四都、上余、溪滩等地;西边则可望常山县城及其辖区青口、招贤等地。大湖山西端曾有一条大道,往东通往江山的四都,往西则通往常山的青口。说是大道其实也就是一条羊肠小道,但它是连接东西的山道。蠕动在大湖山东边这条“羊肠”叫“五家岭”,岭下有一小村就叫五家岭。蛇伏在大湖山西边的羊肠小路就叫池茶岭,岭下也有一个小村子,叫池茶村。

  池茶村我还没有去过。但小时在四都老街上玩,常常看到好多卖柴人,就听当中有人说他是池茶人。有时我还好奇问“池茶在什么地方”,他们会用手指着一个方向告诉我“那最高最高的山头翻过去。”

  那个山头就是大湖山。据说大湖山还是三衢地带最高的山。(文章阅读网:)

  池茶岭则是我亲自涉足过的,并留下值得我一生回味的东西。

  那是我12岁时发生的一件事。秋日的一个早晨,太阳还在天边的云层里懒着不愿出来的时候,我和我哥哥及几位邻居大哥已跋涉了十几里的山路,站在了大湖山东边的一个小山包上。我们是来大湖山砍柴的。七十年代,我们炊事泥灶烧的柴火来源主要是山上的灌木林和杂草。大湖山周边的山林都归各地村级集体经济所有,是严禁砍伐的,只有一年一次,由所有权属下的生产队统一安排砍伐,也只有其队里的社员才能分到一块山地砍伐树木,我们这些吃“定额粮”的居民户虽然也是农村人但还没有这个资格轮得到上山砍柴的好事。一年四季,我们居民户人家也只有靠买柴烧灶做饭了!那时,我们这些居民户的人家大多经济都不宽余,日常生活好多还得依靠自力更生。砍柴,就成为了我们这些居民户子弟的“义务”。我十岁那年就同我姐姐哥哥上山砍过柴了。

  那些年里,不知道为什么,大湖山山顶方圆几公里内的一片山地没有归属哪个生产队所有。于是,我们就多走几公里路,爬过几个山头,到这一片山地上来砍柴。起先跟着姐姐哥哥来砍柴,还不要爬上大湖山的山顶,在五家岭边上的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