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_心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防盗之水哥带你读道德经,来跟我读!道德经!盗文狗带!察看正文请登录!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

  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