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识人之明!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次辅王应熊也出列奏道:“启奏陛下,接连两场大胜乃我皇明久违之喜!老臣以为,两场大胜中尤以寿州之战为重!理臣卢某、抚臣陈某二人,以文臣之姿率兵剿贼,取得自流贼祸乱时起,至今前所未有之大胜!老臣以为,此二人实为文臣之荣光!还望陛下下旨嘉奖,促其再接再厉,挟剩勇之势剿灭残寇,以固大明江山!”

  王应熊当然知道建奴比流贼战力更强悍,对大明的威胁更大。单说朝廷每年投入辽东数百万的粮饷数额,就足以说明建奴的威胁有多大。他虽然嫉恨卢象升和陈奇瑜能取得如此战果,但二人毕竟还是文臣,所以要多多褒奖。勇卫营虽然大败实力强劲的建奴,但谁让你们没有文臣督阵来者?文臣最不愿看到武将的崛起,在他们眼中,那群粗鲁无礼的丘八不配与读圣贤书的文人们并列朝堂。

  辅臣张至发出列奏道:“臣赞同首辅与次辅之言!卢某、陈某实为我辈文臣之荣耀,还望陛下明发圣旨,大力褒奖二人!”

  其他文臣也都纷纷出列祝贺,言辞间多为夸赞卢象升、陈奇瑜运筹帷幄,指挥有方。

  文臣中唯独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沉默不语,手抚长髯似有所思。

  至于朱纯臣为首的勋贵们,要么与己无关,到这里只是为了捧捧场,刷刷存在感的。因为不管是勇卫营还是其他各路官军,都没有他们的亲信在内,日常也无孝敬,我凭啥要给你夸功?要么如阳武侯薛濂等人,因为平日存在感太低,如此大场合贸然出言,说不定惹得文臣们群起而攻之,所以干脆闭口不言。

  崇祯待群臣说完,遂笑着开口道:“骤闻两场大胜之下,朕亦是心喜不已!经此两役,内忧外患之势稍减,官绅士民之心略定。此间既有卢、陈二卿谋划指挥之功,也赖官军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之力!更有诸位臣工日理万机之勤!众志成城,朕心甚慰!此次大胜,有功人员必当重赏!卢象升率军征战经年,屡败贼寇,着加左都御史衔!望该员不负朕望,率部继续追缴贼寇,朕甚期之!凤阳巡抚陈奇瑜上任未久便立此殊勋,着加左副都御史衔,晋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梳理漕运之事!阵亡伤残将士亦当妥善收敛安置,此事交由兵部处理,杨卿拟定方案,上报内阁后交司礼监用印,明发天下!杨卿,你初任本兵,部事可能略有生疏,可多咨询左右侍郎,共同办好兵部事宜!”

  杨嗣昌出列施礼接旨。

  月前,兵科给事中常自裕以本兵栋尸位素餐,久居高位却无一策供圣上裁断,致使流贼建奴日见势大为由,上书弹劾兵部尚书梁廷栋。崇祯将奏本明发,交由内阁议处。温体仁一猜便知皇帝已对梁廷栋生厌,不然也不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