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章 不妨一试_福运娘子山里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多了解。只要让他们知道,如今守卫关北的是身经百战从无败绩的寇长卿,让他们对打赢这场仗产生信心,自然不会轻易再被三言两语所挑动。”

  寇长卿调来关北不过大半年光景,一来就挟破竹之势,打的猖狂横行的北梁军一退再退。

  百姓正兴奋的翘首以盼,他却突然没了动静。

  古代通讯不发达,在辽东家喻户晓的寇长卿,到了关北也卸了光环。

  虽然关于他的传说或多或少传过来了一些,但因为期望变成了失望,渐渐也没人肯信了。

  在场学子也是通过先生在课堂上的讲述才知道,不过他们听到的不是空泛的传说,而是实打实的战绩。

  鲁驭兴奋起来:“魏先生最是敬重寇将军,凡是关于他的战役,无论大小,逢人就说。说了一遍又一遍,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如今看来,还真要感谢魏先生!”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宋璟看向季妧,询问她的意见:“你觉得如何?”

  季妧自然没什么异议。

  她外公就喜欢听评书,什么《楚汉争雄》、《明英烈》、《隋唐演义》以及《岳飞传》,听的那叫一个着迷,小收音机走哪提哪,说是废寝忘食也不为过,为此没少挨外婆说。

  事实证明,这些英雄传说之类的故事,在民间深受喜爱,一直都很有市场。

  而且就像放电影之前往往会插播一点广告,他们在讲故事的间隙也可以把要说的“干货”灌输给村民。甚或者,故事本身就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说不定不仅可以让百姓安心,还能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呢?

  就算不能让他们立刻就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若真到了形势危急的时刻,保卫家园抵御外侮的勇气总要有的。

  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张,但对于没受过教育的普通人而言,“故事”的教化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最主要一点,是可行性大,在场的每个人都可以亲自上场。

  “我觉得可以一试,不过你们是打算直接上,还是……”

  鲁驭插话道:“你放心,我闭着眼睛都能讲!”

  “我倒不是担心这个,而是觉得……你们不如事先做一下筛选,整理一篇文稿出来。”

  既然想吸引人,总要讲究个高低起伏和峰回路转,最好是故事性和趣味性兼备,而且时间有限,详略上也要把控好。

  李冠春当先表示赞同:“这个我不擅长,就交给宋兄你了。”

  宋璟也没推辞,纸笔送过来后,他稍作沉思,便运笔如飞。

  季妧站在一旁研墨,视线则随着他的笔尖移动。

  “……带兵之初,领五万人马发动伐羯之战,对战敌军九万,后攻破敌城,俘虏三万余人……”

  “扈野之战,以不足七万军力对战东越王十五万军队,东越王惨败,死伤近十万……”

  “南楚之难,帝遣其支援,各路大军龟缩于壁垒,独寇长卿带头猛攻,一举摧毁楚军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

  “……阴丘之战,双方投入总兵力达百万,而寇长卿以三十七万兵力取得最终胜利。此次大战前后历时四十八天,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之多、战斗之激烈,都属空前……也是这次胜利,彻底奠定了寇长卿在辽东的地位……”

  此外还有金川之战、郢水之战、彭阳之战、夷山之战等等。

  季妧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咂舌。

  这是血肉之躯能做到的吗?

  而且宋璟为了更有说服力,只选了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没有选完……

  如此战果,难怪能得世人景仰如斯。

  就连她自己都忍不住生出几分好奇,毕竟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活的英雄。

  早知道那回去军营卖护手霜时,抬头偷瞄一眼就好了。

  也不知道贞吉利成天面对这样一个伟光正的人物,会不会自惭形秽到无法呼吸……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