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还账_我家直播间通古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坛八坛,我听那意思,再订的话,怎么也要拉个大半车,就看你刘大爷人脉啦。”

  在这里想卖贵东西,人脉才是最重要的。要先混进那个圈里或是有突破口。不像现代有平台,酒香不怕巷子深。

  所以许老太不嫉妒爷想得开,刘老大搞好了比她这个生产厂家挣得利润还高,甭管是认识人还是咋样,只要能推销出去就是一种能力,这就等于在用人脉能力换钱。

  像是她帮关二秃卖套,她为啥要拿走一半,她挣的就是现代的打广告钱。

  凡事不要只看成本,在现代生产力高的情况下,一件货物从生产到真正拿到市面上卖给买家,那都要翻好几倍的。更不用说这里。

  许老太猜测,她这鱼肉松真正推广到市面上那天,被几道贩子来回倒货,一坛起码奔十两起步去了。

  许有仓听说有可能还要再订几十坛,那他家的饥荒,只靠鱼肉松年前就能彻底还完?!

  许有仓攥拳咧嘴傻乐,少年气漏了出来。很遗憾于二哥二嫂和弟弟眼下不知情。

  许有仓认为自己挺心大的,用老娘骂他的话,说他的心晒干了八斤重。可是老娘不知道,这小八十两饥荒压顶,他也没睡过好觉。

  他会如此,可想而知心事重的二哥和絮絮叨叨的弟弟会啥样。

  前阵祖母去家里要账刚干完仗那两天,他知道二哥成宿成宿睡不好觉,他弟也曾半夜惊醒过,醒来说梦见还不起饥荒,开饭铺商队也没来,家门前围着几十上百个要账的砸大门,逼得侄女要剪了头发卖。

  弟弟还抹把汗,没用他开解就自言自语道:侄女那头发烧得支棱毛,卖也没人买,绝对是个梦,不能有那天。

  可见家里人嘴上不说,心理压力多大。

  而如今,年前还完饥荒,真的不再是梦。

  许有仓一边小心翼翼像抱金子似的搬货,一边激动大劲儿问许老太:“娘,早先你咋不寻思做买卖。”

  “早先没有江也没有钱买鱼,没有那么多鱼肉,还得是赶巧鱼价贱才舍得祸害,要不然怎么可能敢用鱼试做吃食。”手艺再巧也白搭。

  主要早先她没来。

  许老太又补充句:“我不是说过吗?早先也是没想开。”

  关于“没想开”,许有仓知道娘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们哥仨刚到家那两天,娘说服他们开饭铺,曾问过他们几个问题。

  娘问他们:“咱家人都不懒,勤勤恳恳,累死累活多年,钱呢?”

  他们哥仨一愣:“钱用来种地了。”

  “那粮食呢?”

  “卖啦。”

  “卖了的钱呢。”

  他们哥仨细想想:“不够吃,又买粮食了。”

  “那这些年到底挣到钱没有?”

  “……挣啦。”

  娘拧眉:“那钱呢。”

  不知道,好像在土里。

  家里大头的钱竟然是大哥活着时随商队走西口,死了后藏大树底下,还有他们哥仨这趟去外面干活挣的。

  他们哥仨从这车轱辘话里也就听懂了,只靠种地想吃饱穿暖有点难,还是得想招做买卖。

  此时,许有仓又听到娘说早先没想开,这个理由太过硬,十年弯路他们仨都没有想开,娘刚刚想通也是人之常情。

  而这没捂热乎的四十两,许老太明明不想全还给刘老柱的,但是当她和有仓听到刘老柱大半夜又骚扰别人,小心问着:“妹夫,你睡了没,能不能借我点银钱,别让香草知道。”

  许老太就将银钱给了刘老柱。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