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存稿_偷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方。”

  老李只是笑,“消息已经带到,我告辞了。”

  三天之后,何少明籍故脱稿。

  编辑部立即找人顶替,把何氏专栏一笔勾销。

  李锦昌问副刊同事:“何某反应如何?”

  同事答:“频频找老板说话。”

  李锦昌感慨:“我一早提点他,这并非我们搞鬼,此乃卜先生主意,不拿他开刀不行,近年来本报副刊脱稿成风,一天总有三四个专栏开天窗,长此以往,不是办法。”

  “副刊没有何少明,不是损失?”

  “世上没有谁不行呢?”

  “咦,何少明有续稿到,并附有宣誓书,以后誓不脱稿。”

  “姑且信之,向上请示,看上头肯不肯多给他一次机会。”

  何少明到底是何少明,一枝生花妙笔自有群众基础,报馆为着读者着想,网开一面。

  可是何少明仍是何少明,总无存稿,需日日追,编辑部只觉筋疲力尽:“少明兄,多写三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那怎么行,我要是明日死了,岂非不值,白写那么多存稿”,“少明兄——”,“不用多讲”。

  如此这般老脾气总是不改,编辑部徒呼荷荷。

  一日,李老总正忙,何少明忽然找上门来。

  这是一个不得不应酬的人,“少明兄,什么风吹来,请坐。”

  何少明说:“下星期我将与家人乘轮船到欧洲旅行。”

  “不要紧,豪华轮船一定有完善传真设备。”

  “我想多交几篇稿,免同事们辛苦。”

  李锦昌愣住,抬起头来,怀疑耳朵出了毛病,有话没听清楚,“什么?少明兄请再说一遍。”

  “我打算改过自新,”何少明重重吁出一口气,“不再叫你们烦恼,出发之前,会多交几段。”

  李锦昌几乎没流下泪来:“皇恩浩荡,这真是读者的福气。”

  何少明抬起头来,看着天花板,过一会儿说:“最近出版部同我说,拙作销路,已大不如前。”

  李锦昌一边陪笑一边、心中忐忑不安,似有不良预感,一直传说,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人的性格会变,还有,其言也善,他连忙说:“少明兄,不必写那么多,一天一段已经足够,不必改变作风。”

  何少明无言,稍后离去。

  报馆在十日后接到何少明在旅游途中、心脏病发的消息,同事们匆匆撰写痛失英才特稿,只有李锦昌一人坐在墙角发战。

  忽然之间有编辑提高声音:“看,何少明,有传真稿件到。”

  “噫,一段、两段……共有四段,终于等到他的存搞了!”

  “这一定是他病发之前一天做好的。”

  “唉,也许就是交存稿的压力使他、心脏不胜负荷。”

  一位编辑大惑不解,“这四天存稿还有什么用呢,多么不值,原本他可以用这三两个小时去寻欢作乐。”

  自该刹那起,李锦昌决意他一天只做一天事,一日只交一日稿,何少明起先说得对,存稿要来何用?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