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三章两农场秋收超13亿_大佬从养猪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总部接受姜兴民对山神农场秋收的总结汇报。

  “老板,咱们公司所有农场的秋收已经在一周之前全部完成。”

  张海点点头,示意姜兴民继续说。

  “今年咱们的玉米和水稻都取得了大丰收,其中安海农场的三千亩玉米地,一共收获了6300多吨玉米,平均亩产达到了两吨以上;”

  “安海农场的一千亩水稻也创造了1245吨的超高产量。”

  “不错,咱们4号农场和6号农产今年的产量也不错吧?”张海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继续问到。

  山神农场的4号农场就是位于西北的玉关农场。

  这座农场也是公司最大的玉米农场,其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20万亩。

  因为这一片土地之前都是荒地,所以今年的产量不是特别高,平均亩产量只有吨,也就是3500斤。

  当然这个产量一般是对山神集团来说,要是在外界,这样的产量已经绝无仅有,甚至超过了全国所有研究所的高产实验田的产量。

  “今年4号农场的玉米总产量达到了35万吨左右,误差不会超过百分之一。”

  姜兴民介绍完4号农场后,有介绍位于东北的6号农场的大豆产量。

  “今年咱们6号农场的30万亩大豆,总产量达到了万斤,也就是12万吨,平均亩产量达到了800斤。”

  “800?”听到这个亩产量张海皱了皱眉“这个产量有些低了!”

  要知道全国记录都达到了447公斤,也就是亩产894斤。

  可能其他人会觉得这样的产量已经很高了,但张海还是有些不满意,

  因为自己可是为所有农场都开启了金手指的,其他几个农场也没让自己失望,全都打破了之前的全国最高纪录。

  但现在唯独6号农场的大豆没能打破全国单产记录,这就让张海不是太满意。

  看到老板皱着眉,姜兴民小心的提醒道:“老板,我觉得可能和咱们选的种子有关!”

  因为6号农场本来想要用北方的高产种子的,但因为张海的坚持,公司就采用了还没培育成熟的自有产品。

  听了姜兴民的提醒,张海也大方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都是我的错,明年6号农场的种子就按照你们的计划来吧!”

  “好的老板!”姜兴民也松了口气,真担心老板继续瞎指挥。

  张海虽然没有多少优点,但至少还有点自知之明,之前之所以坚持使用公司的种子,是他高估了金手指的作用。

  不过这次的失误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至少证明了金手指也不是万能的,它对农作的增产增收也有一定的限制。

  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后,张海又向姜兴民问道:

  “今年咱们的4号农场和6号农场总产值能达到多少?”

  “老板,今年这两个农场的产值都很不错!”

  说到这里姜兴民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了笑容,虽然这两个农场刚经营第一年,但其产值都非常令人吃惊。

  “4号农场今年的总共收获了35万吨玉米,按照现在每吨2100元左右的市价计算,今年4号农场的总产值达到了亿元!”

  “亿?”张海觉得这个数据和自己的预想的差不多“6号农场呢?”

  “6号农场的总产值也不低,达到了6个亿左右,两座农场加起来超过了13个亿!”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