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八章 爱在LSE_英伦19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国人普遍不会数学还是有好处的,至少避免了“商品”销售和购买是两种价格的蠢事。

  霍尔吃饱喝好,结账时,在嘲笑美国佬的话题上和餐馆老板娘愉快达成共识。

  老板娘骄傲的表示,我们国家最会算数,伦敦有很多同胞给大人物做帐房先生。

  这让霍尔联想到了有关算数的另一个行业,三十年后,来自中国的工科人才几乎攻占了华尔街的量化交易业务。

  在纽约量化交易圈,只有两种用语,一种是C语言,一种是普通话……

  “量化交易……”

  霍尔轻声自语,紧了紧风衣,再次原路返回穿过唐宁街,前往位于鸽子广场附近的一所知名高校。

  他的钱正在纽约赶回伦敦的路上,是时候提前做一些准备了。

  个人消费不必多说;做投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霍尔打算成立一家投资机构。

  伦敦金融技校(LSE),江湖外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这是一所社科类强校,索罗斯,***,大卫·洛克菲勒等等一众强人都在这里就读过。

  这里应该会有他组建团队需要的人才。

  今天是周五,校园里莘莘学子们来往不断颇为热闹。

  “……各位有订阅《金融时报》吗,前段时间我在那上面看到了一则非常有趣的广告,那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位叫做”理查德·塞勒”的教授……”

  讲台上一位戴着眼镜,面容慈祥的老教授正进行课前暖场。

  霍尔侧耳倾听,动作轻缓俯身走进教室,找角落坐下。

  “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次这个小实验,在场所有同学每人在纸上写给我一个0——100之间的整数,如果谁在纸上写的数字最接近所有数的平均值的2/3,我会给他绩点奖励。”老教授笑眯眯说道。

  讲台下响起议论声,学生们七嘴八舌打探别人会写什么数字。

  “同学们,你们都是聪明人。你们应该知道,如果自己相信群体的理性,写0就可以了。如果你们不相信,交流毫无意义。”

  老教授拍拍手:“好了,现在开始讲课,你们有一节课时间考虑,下课后写好数字交给我,周一公布结果。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在利率模型中的……”

  一堂课程很快过去,学生们纷纷交上自己写的数字走出教室。

  霍尔叫住一位收拾书包的男生:“同学,能否借我一支笔和纸。”

  “oh,我忘了这是公开课。”男生懊恼地挠了挠头,扔给他笔和纸。

  霍尔笑道:“谢谢,我写的是100。”

  “……那可真是棒极了!”男生回以礼貌微笑,用力抽走碳素笔。

  “100。”留着黑白两色胡茬的老教授看看霍尔,:“难道你对同学们的理性这么悲观吗,打算主动认负?”

  “不,正因为他们很聪明,我自己计算不到准确数字,所以选择放弃。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