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三章 袁天罡死前的密奏_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瑾咳嗽两声说道:“老夫不知道还能活几年,已经是这副老弱病残之躯,说什么登凌烟阁,要这凌烟阁之名有何用。”

  低头看着还在咳嗽的张公瑾,李渊说道:“你的身子还不如老夫,你这辈子阴谋诡计用尽,这是老天给你的惩罚吧。”

  张公瑾脸上的笑容有些豁然。

  李渊又说道:“李世民会让你上凌烟阁,但你希望让李正上凌烟阁,你想用你在凌烟阁的位置换李正上凌烟阁,是不也是。”

  张公瑾点头道:“奈何这个小子不领情,他很聪明,更知道陛下立凌烟阁的原因。”

  李渊瞧着繁忙的印刷厂说道:“那是他不想欠的,李正和老夫的儿子已经僵持这么多年了,二郎一直想要收服李正,李正就像是一头拽不回来的倔牛,怎么都不领情,偏偏李正又有一身神鬼莫测的本事。”

  张公瑾坐正身子说道,“袁天罡死后,陛下似乎对李正有了一些忌惮和防备,更有猜忌。”

  屋子里有些阴暗,看不清张公瑾说出这话时的神情。

  李渊转头看向屋外的阳光,“袁天罡临死前有给二郎递过一份密奏,至于这份密奏上写着什么,除了二郎他自己,没有人见过。”

  张公瑾低声说道:“每到夏天,长安的就会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想来陛下也该到时候避暑了吧。”

  李渊说道:“这些日子要商议出征西域的事情,想来也是无法分心避暑上的事情。”

  回到家中的李正,正在听着李丽质的讲述,其实泾阳的环境挺好的。

  西邻着泾河,北依着仲山。

  冬暖夏凉,又靠着河流。

  最开始的泾阳除了很穷也说不上有啥不对的。

  加上村口有一片树林可以挡住风沙,等到新种下的树林长成之后,对泾阳来说就有一片更加结实的防沙林了。

  李丽质翻看着账本说道:“我看了往年长安的修缮的一些账本,现在的人手苦力价格来算,这一次长安修缮工事需要用到的银钱应该是九万贯,这还是除去所有闲杂费用以及各项零散开支算出来的钱。”

  要说李丽质,若是织衣服做女红显然对他有些不合适,可能别的女子想要做一个贤妻良母,她绝对是一个拿着账本管家的女子。

  李正慵懒地躺在躺椅上说道:“你说你父皇什么时候给钱,咱们好开工。”

  李丽质坐到李正的身边,“你之前说的预制板是什么?可以给我们减少多少的成本?”

  李正说道:“不会多吧,应该可以减少大约四成的成本。”

  听到这话李丽质又开始盘算着利润,一边盘算着说道:“我想请父皇母后来泾阳避暑。”

  李正说道:“上一次你父皇母后来泾阳避暑,在泾阳白吃白喝,还带走了我们泾阳为数不多的稻米。”

  李丽质瞧着李正,“你都已经这么有钱了,还差这点稻米?再说了我从小在宫里长大,宫里的夏季有多闷热我经历过,泾阳不是有建设一处别院吗?现在也没人住。”

  太极宫地势确实不适合夏季居住,因为地势偏高午时阳光直射,不像泾阳依山傍水,一到夏天就会非常地热。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