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6章:未雨绸缪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批大臣被晋国俘虏,连带城邑还在一个又一个的失陷,哪怕晋军最后撤离也必然带走大量的人口和物资,遭到掏空的郑国受到重创会成为一个事实。

  吕武心想:“子产是觉醒了吧?”

  什么意思?

  不就是郑国遭到重创,不想方设法地弥补损失,以后很难以立足嘛。

  子产这一次固然是让郑国的名声更坏,得到的实惠却不止是一点半点。

  所以是,在彻底虚弱下去和获得实惠的选项上,子产选择了获取实惠。

  名声坏了,手上还有足够的实力,代表着至少还有未来。

  名声再好,实力一点没有,就问能不能让郑国继续存在下去吧?

  吕武环视众人一圈,说道:“陈君弱遣使节而来,距我不足二十里。”

  现在晋军分得比较散,前军跟中军有三十里的间隔,关于陈国派来使节的消息是前面的韩起派人回来通禀。

  士匄笑吟吟地说道:“必是来降。”

  那就是废话了。

  宋国带头,好几个国家合在一块凑成反晋联盟,战争在去年爆发,两年不到反晋联盟土崩瓦解。

  晋国再一次用事实告诉世人,自己不但行,并且还很行。

  本来就是被裹挟进反晋联盟的陈国,他们有自己的心理活动,认为本身就是被迫着搅和进去,也许将事情讲明白能得到晋国的原谅,再表态愿意追随晋国,极可能会获得一些好处?

  吕武问士匄,道:“可纳陈国?”

  这事不是元戎拿主意的吗?

  士匄先一愣,随后反应过来。

  眼见着郑国要失去大片疆域,晋国的势力范围向南进行扩张,离陈国和蔡国近了不少。

  在往后的日子里,郑国注定不再作为一个二流强国,能当个三流诸侯国就算不错了。

  局势的变动之下,晋国怎么去处理陈国肯定要跟着变。

  如果说以前陈国离晋国太远,接纳陈国会让晋国疲于奔命,当下郑国已经彻底不行,楚国那边好像也是进入虚弱期,陈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晋国来说就显得有点用了。

  吕武那句话就在问士匄一件事:范氏要不要留个尾巴,好在将来继续向南扩张?

  将前因后果想明白了的士匄说道:“可纳陈国。”

  同样的字眼,说话的语气不一样,想要表述的意思也就不同了。

  吕武颔首,说道:“如此,下军将应当从速。”

  目前解朔正率军在陈国境内左冲右突,不光是追击从“圉”逃过来的联军,陈国的城邑也在他们的兵锋之下。

  这个可不是吕武教坏了解朔。

  说到底,晋国的战争模式从“沫之战”后就出现变化,战争不再仅限于两军相争,逮到机会能攻破城邑必然不放过,再尽情地获取战利品。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晋军进行的战争从春秋模式进入到战国模式。

  然而,抢先进入战国模式的并不是晋国,其实是楚国和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