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章:谁都缺乏安全感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主,就是一名合格的领主了。

  领主总能去做正确的事情,发展并壮大起来则是必然。

  吕武有一个很大的困惑。

  晋国的国情这么奇特,顶层的变动就代表一次暗流汹涌。

  只是国君正常的接班,底下贵族就能互相攻杀。

  这样的国家,国力一直在内部消耗,却还能一直维持对外的征讨,底子有这么厚?

  另外,内部一再内乱,作为一个国家竟然没分崩离裂,着实也是神奇。

  吕武哪里知道一点。

  以前的晋国并不这样。

  主要是国君的权力被削弱到了极致,公室的公族也没有多少力量,大贵族的实力过于强大,也就形成了一种有序的混乱。

  这个“有序的混乱”听上去有点怪,可以理解成为:太多互相针对,而导致的平衡。

  各卿互相盯着。

  众卿没乱起来,也就是几个卿不大举互相攻杀,个别几个中等贵族和小贵族再怎么闹腾,对国家的整体局势影响,也有限。

  现任国君这么不受贵族待见,只是他成功地打击了“卿”,也是好几任国君以来,首位以极短时间内成功灭掉一个“卿”的国君。

  其余的大贵族,他们固然因为赵氏主宗被灭多少获利了一些,可是没有谁想当下一个被灭的家族,肯定会对国君产生警惕。

  成功地灭了一个“卿”,引来了贵族的警惕,作为国君也不好受。

  吕武就是国君变得不好受的见证者之一,他在霍城看到了国君的奴隶无人问津,也在国君的大本营新田见证贵族对国君的排斥。

  实际上,也就是国君的身体不行了,不然有没有赵氏主宗的复立还两说。

  毕竟,国君前一脚灭了赵氏主宗,时隔一年却又同意赵氏主宗复立,很打脸不说,之前的努力也等于白用功。

  这个白用功不是复立后的赵氏主宗会立刻变得很强大,指的是国君权威再次遭到打击,贵族必然对君权心生更多的蔑视。

  当然了,吕武并不是地地道道的春秋人,他甚至都不那么清楚晋国是个什么情况。

  家臣说需要采取守势。

  他停止了用兵,却没放松对领地的建设。

  至于国君要死了,新的国君很快又会上任?

  领导一届接着一届的换这种事情,他真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只不过现在的国君是终身在位罢了。

  他认识到严重性是赵武被护送着来到“阴”地,随同的还有韩无忌。

  少不了赵氏和韩氏的武士,拢共来了一千。

  随行的还有众多的仆人。

  吕武也再一次见到了程婴。

  这位赵氏的忠臣,他跟赵武和韩无忌一块见到吕武。

  在韩无忌的见证下,程婴示意赵武对吕武行大礼。

  所谓的“大礼”是一种跪拜之礼。

  吕武动作很迅速地躲开。

  再落魄的赵氏宗主也是赵氏之主,讲究血统论的年代,谁的孙子、儿子去向谁行跪拜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