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我特么招谁惹谁了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晋升之路,甚至差点没让栾氏在晋国除名。

  这也是后来栾书为什么在赵氏有难时,非但一点都不帮助赵氏,相反进行落井下石的原因。

  关于郤氏?

  栾书一直感念郤缺对自己的欣赏以及照顾,另有郤克也多次帮他讲话,才能保住下军佐的职衔,不至于让栾氏从卿位上被踹下去。

  荀氏的荀林父成为晋国执政时期,是栾书最为艰难的时刻。

  后来发生了晋国与楚国的“邲之战”,以晋国惨败,以屈辱、难堪的方式交出中原霸权为结束。

  这也是楚国最风光的时期了。

  他们饮马黄河,觉得这一代人能光耀万世。

  晋国这边,荀林父在“邲之战”后下台,荀氏除了智罃被俘之外,损失也是几个卿位家族中最为惨重的一家。

  栾书在那个时候选择了忍辱负重,给予了荀氏雪中送炭,深深地感动了荀氏的中行庚。

  另一方面,栾书看到了郤氏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尽心尽力地辅佐郤氏的郤克,为日后栾氏的横空崛起创造了基础。

  在栾书以为自己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一步又一步地往上爬时,天上掉馅饼了!

  晋景公刚刚改制晋国为十二卿的第三个年头,时任元帅、执政和中军将的郤克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郤克考虑到郤氏家族的未来,临终前实在不放心荀氏叔侄。

  在他死后,本该由中军佐荀首晋升为正卿(元帅、执政),荀首之后则由其侄荀庚接任。

  想到这里,郤克认为荀首、荀庚都是政敌,很有可能对国君与郤氏不利。

  这些年,只有栾书是一如既往的拥护郤克,也只有栾书才能够担当起晋国正卿。

  郤克向晋景公及朝中诸卿请示,栾书昔日做人八面玲珑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除开赵同、赵括之外,其余的“卿”都不反对栾书为正卿。

  那个时期赵氏已经嚣张跋扈到谁都忍受不了,以至于其余的“卿”迅速达成了共识:一起干赵氏啊!

  于是,在郤克的力主下,栾书以下军将的身份,一步登天,将中军,继而统帅三军,并身兼执政大夫,至此拉开了栾书执政的序幕。

  “原来之前魏氏是受到智氏的控制?”吕武还真不知道魏氏是臣服了荀氏才有机会发达起来,想道:“荀氏三家(含中行氏、智氏)独成一系;范氏的彘氏、刘氏与士氏大宗又是一系;栾氏、郤氏以及另外一些家族,在互生共利驱使下促成政治联合体?”

  那么多的家族,可能前缀不一样,却是出自同一家。

  也就是吕武对历史不了解,要不该知道士匄是刘邦族谱上的祖先来着。

  另外,魏氏的发迹史是建立在先臣服智氏,并不是个例。

  诸夏列国的政治生态,决定大家伙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奇了怪了!”吕武比较纳闷,想道:“栾氏因为荀氏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