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4章:关于建城的畅想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池,长、宽、左、右至少应该各为八里。

  以现在长度单位,一里相当于现代的四百米。

  他自己算了一下,城池占地面积约是十平方公里。

  这样的城池于目前不算小了。

  秦国现在的都城“雍”,也就是这样的占地面积。

  虞显知道吕武之前只是个小贵族,不知道一些‘常识’能说得过去,道:“天子之城方九里,诸侯礼当降杀,则知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现在不是想怎么建城就能建,有礼仪制度的约束。

  吕武知道有限制,也知道现在很多国家压根不按照周制,才会想问。

  晋国的很多卿,他们建城就没讲究什么周制,国君知道了也没说什么。

  “主为晋下大夫……”虞显想了想,说道:“可比子男,取三里之数。”

  吕武没觉得意外。

  晋国的卿可以位比列国的国君,一些爵位自然也能有对照。

  那些“卿”能打破规则,是他们有那个实力去打破,不代表谁都能够。

  吕武点了点头,说道:“便三里。”

  那是一个约现代九公顷的面积。

  “住三千人都拥挤!”吕武觉得太小了,又问:“只可建一城?”

  虞显被问得很奇怪,说道:“一‘地’一城足以。”

  吕武其实是想问,能不能多建几座城,再将他们连接起来。

  现在的城池,其实真不是用来收纳太多人的用途。

  用比较好理解的方式,城能当作是领主保护自己的城堡,里面进行驻军,生活一些比较重视的人才。

  属民则是生活在城池之外的村落(现在村被称为‘邦’)。

  大量的奴隶也会有专门安置他们的地方。

  所以了,城池真不是用来收容一名领主治下的所有人。

  后面,虞显搞清楚了吕武的脑回路,一愣一愣地说:“城外可建‘郭’,留有‘町’,不可合闭城墙。”

  吕武才是真的脑壳疼。

  他的理解中,“郭”不就是城吗?而“町”是一种商业街道。

  这样一来,虞显想要表达的意思就非常清楚了。

  城池的规模就只能那么大,却是能在城外继续进行建设,就是造城墙的时候不能合闭起来,起到保护效果而已。

  这算什么?

  最早的应付形式?

  其实是周王室的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可是又不能去打破制度,只好灵活一点地来动脑筋。

  说白了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呗。

  来到亭子的家臣越来越多。

  他们没有太紧要的事情需要汇报,坐下去听吕武与虞显探讨,怎么来规划并建设城池。

  要是只能建一个那么小的城池,下水道之类的工程量肯定会减少,只是外面还能建设街道,肯定也需要下水道。

  “主,山间可再起一小城。”宋彬扭身指向了霍太山,接着往下说:“为武城。”

  霍太山的山,要说十分陡峭的肯定有,却也有不少十分平缓的山。

  多数家臣赞同了宋彬的建议。

  吕武想了想同意下来。

  所谓“武城”就是要塞呗?

  山里面可是有老吕家不少的秘密,可以建立要塞来把住要道,不但能守住那些秘密,危机时刻他们撤进山里,有要塞也能起到阻挡敌军的作用。

  吕武亲自去巡查过,里面其实也有能建设成农耕区和放牧区的地方。

  他决定看一看情况,真要在山里建造要塞,没谁规定只能建一座。

  要塞形成防御体系,敌军要是不一一拔除,没那个胆子入山的。

  说难听点,一旦发生什么不可测的事情,霍太山将成为老吕家避难之所。

  也是蓄积力量和审时度势,等待反攻的基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