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二十九章 维度的理解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响到建立连接,却能够影响到能量传输效率,说明建立连接需求的阈值更高,而光能传输的阈值很低。”

  “比如,一个参数X,当X取值10到20,就可以建立空间链接,而取值15-16,才能够保证最大化的光能传输效率,正因为如此,只要在10到20范围进行调整,都可以建立链接,同时取值却会影响到光能传输效率。”

  “但是,这个阈值的把控,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实验能够得出结论,对于底层理论的研究,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研发组记录了实验和结论,随后就继续留下来做研究。

  赵奕则是仔细研究起更深层的数学逻辑,他必须用数学方法,对于光能传输效率做解释,才能够高效的应用这项技术,而不是碰运气式的制造相关的设备。

  理论的解析工作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赵奕非常感兴趣的。

  赵奕一时间想不出头绪,就干脆把空间链接技术就关的数学体系放在一起,寻找哪里是薄弱点,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

  然后他发现了问题的关键--空间解析。

  空间链接技术有关的数学体系,并没有和空间解析建立直接关系,大部分都是应用,也就是建立链接的方式,和空间有关的,大体可以解释为‘某空间设立一个端口,另一个空间建立同样的端口,利用‘密码’让两者相连’。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的。

  赵奕把自己闷在办公室里,很仔细的研究空间数学,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牵扯到空间的维度问题。

  虽然已经对空间进行了很多的解析,但大部分都是应用层面的,而不是真的对空间非常了解。

  这就像是在微观物理出现以前,科学家们自认为很了解物质,能够以元素表达的方式,对各种物质进行深度的剖析,了解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

  但是,后来出现了微观物理,出现了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等粒子,才是真正对物质进行微观的深度解析。

  空间的研究也是这样的。

  现在所做的数学解析,基本上都是有关性质、应用方式,而不是阐述空间具体是什么、是怎么样排列组成的,等等。

  这部分内容肯定牵扯到维度问题,因为空间肯定不能够用三维的角度来理解。

  如果空间是三维构造,就肯定会存在距离问题,也就不会出现空间链接技术。

  三维空间的点和点之间,是不可能无视距离连接在一起的,同时,三维空间也不可能被挤压,Z波的出现也就变得不合理。

  等等。

  最新科技的出现已经证明,空间不能以三维视角去看待。

  那么,怎么看待呢?

  这就是维度问题。

  当碰到维度问题的时候,有关的数学解析就会变得异常复杂。

  赵奕和张祁灿一起讨论了很久,还是没有任何的头绪,他发现自己还是需要灵感,甚至需要一些有关空间维度的其他解释。

  他想到了老朋友--

  爱德华-威腾!

  爱德华-威腾一直致力于研究弦理论、超弦理论,进而延伸到M理论,他对于维度空间的理解,可以说就是世界第一的。

  哪怕赵奕做了很多空间解析,但只是因为发现了新的科技方向,而在维度空间的理解上,还是赶不上爱德华-威腾。

  “还是找爱德华一起研究吧?也许就能有新发现!”

  赵奕决定下来。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