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五)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大的国家,才能实现他这个愿望。

  崇祯看着面前的年轻人,和他的年岁相差仿佛,。

  若不是他这一世是皇帝,还真没有刘世勋这样的伟大理想,该说这个时代的大明,在民间确实集聚了不少的能人吗?

  可最后不是便宜了大清,就是死于战乱之中。

  想要在大明绽放出自己的精彩,都已经不可能了。

  “好,朕就等着你名扬四海,青史留名。”

  崇祯严肃的回了一个军礼。

  在这何种严肃的问题上,他也收起了平时的随意,更是给出了一个对于年轻人有梦想的肯定回答。

  一旁的晁刚和王冲,有种见证奇迹的感觉。

  仿佛也就是在这一刻开始,大明的水军,又能够重现以前的辉煌了。

  这种错觉一闪而逝,晁刚再次看向刘世勋的时候,眼前不由的浮现出了另外一个有些熟悉的面孔。

  他记得这一次,招收的水军之中,有个叫做杨廷麟的年轻人,也说过类似的一番话: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为功成名就,也要马革裹尸。

  当然还有几位印象深刻的人,似乎那几位看起来老实本分的百姓,还没有经过训练,其本身都具备着良好的士兵潜质。

  为怕出现问题,还特意查了一下几人的来历。

  最后得知是从工程队中走出来的,才安心了一些,他知道一些工程队管理工人的办法,和现在他们的训练差不多。

  不过是一个简单训练的时间短,一个只训练不做别的事情。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业余,一个专业的区别。

  本来出门是为了散心的。

  不知不觉中却也做了一件差点被他忘记了的大事。

  随后的几天时间,崇祯大多不是去道院查看研究的项目进展情况,就是跑到文渊阁督促李长庚赶快批示关于水军建设的各项文件。

  当然他只是动动嘴皮子,自有不少人去替他跑腿。

  比较神奇的事情就是,再也没有在文渊阁之中遇到过骆养性,除了偶尔来一封奏疏之外,旁人跟本就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说来也是奇怪。

  管理军情部的熊汝霖,在被崇祯任命为部长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他人了,据说是已经亲身去了辽东,亲自主持对建奴的情报渗透工作。

  前天回来的奏疏上还说,联系到了一位盛京的故人。

  只是这位故人当时的状况不是很好。

  而这位故人,正是在盛京捡拾马粪的范复粹。

  一个文人,浑身没有多少里的文人。

  要对自己多么苛刻,才能够忍受恶臭,谩骂,诋毁等等所有的侮辱。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盛京的那些贝勒没差不多已经忘了范复粹这个人了,毕竟没有谁回去和一个捡拾马粪的奴隶去计较什么。

  可那些一同出了大明的叛臣们,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给范复粹找茬。

  他们已经投入了大清的怀抱做奴才了,凭什么你范复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