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89章 保守者与毁灭之时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89章保守者与毁灭之时

  虽不算多,但确实有效的炮火准备砸碎了德国佬不少的技术兵器和防御工事,得以为马拉申科指挥的这场纵深突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也不是德国佬不想逃,就搁这儿傻愣着挨炸、智商欠费。

  只是现在的德国佬已经没有足够的纵深来施展弹性防御了,尤其是对攻速极其快速、如闪电霹雳般来袭的领袖师面前就更是如此。

  你说在阵地上留一定的守备部队,大部队稍微后撤躲避炮火准备然后再回来防守吧,原则上来说是可行的防御战术。

  但现实问题是,你给阵地上留的守备部队少了,那撑不到大部队在炮火结束后回援,就会被攻速快如闪电的领袖师吃干抹净、彻底消灭。大部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连救人都不可能做到,甚至搞不好还会因为未能完全进入阵地展开,而被领袖师捎带着一块灭了。

  德国佬已经吃过一次这种亏,一手弹性防御没打好,反而被马拉申科把握住机会来了个吃干抹净、连骨头渣子都不留,装逼不成反被艹。

  阵地守备队连带回防主力被一起剥皮断骨吞了个干干净净,阵地也给丢了,到头来啥也没捞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啥也不是。用马拉申科的话来说,那就是“一起上路也算死得其所,路上多少有个照应了”。

  可你要给阵地上多留守备队,那照样还是解决不了这问题,而且违背了弹性防御的初衷。

  伱弹性防御为的就是减少有生力量伤亡和可机动技术装备的损失,你不把主力尽可能撤下去回避炮火准备,反而尽量多留部队来尝试在炮火沐浴下抵挡敌人进攻,那这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么呢?有没有想过这么搞可能即守不住阵地还会损失极其巨大,最后啥也捞不到?

  也许叫行为艺术也行吧,反正就这么回事。

  但总之,这一来二去间确实给德国佬整得里外不是人,干啥啥不行、咋搞都不对。

  索性到最后干脆就直接放弃了弹性防御,在本就已经所剩无几的防御阵地上做殊死一搏、坚守到最后血战到底,这至少还能以理论上的最强防御姿态来迎击领袖师冲击,说不定能创造奇迹,这对德军指挥官而言完全是没有办法了的办法。

  但这恰好也随了马拉申科的意,是马拉申科所能想到的最佳战场态势。

  那些来得快、去得更快,只打一波全弹齐射就收工的喀秋莎和安德柳莎火箭炮,确实给予了阵地上全兵力防御的德军守备部队以极大的杀伤。

  突击冲入德军阵地防区后的机械化步兵们,也是直到进去之后才发现,阵地上随处可见的德国佬火炮、履带\轮式车辆残骸,和各种断成碎块或几截的尸体简直不要太多,你说是开钢铁和血肉的共鸣尸体派对那也不算错,甚至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