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死神尖啸(上)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死神尖啸(上)

  在冰冷又充满着柴油发动机刺鼻味道的坦克内草草休息对付了一宿之后,一觉醒来的马拉申科在随便吃了点东西后又立刻指挥着自己所率领的装甲连,开始向着下一处预定目标地点直奔而去。

  作为对T3476中型坦克1940年第一批定型投产型号的改进款,1941型T3476中型坦克尽管换装了更为强大的F34型76.2毫米坦克炮,但其糟糕的人机功效和设计结构缺陷却一直秉承下来而没有得到丝毫的改进。

  为了缩减炮塔正面投影面积进而减小T34坦克那高大炮塔的中弹几率,早期型号的T3476坦克均无一例外地设计安装了一台只内置两名成员组的狭窄小型炮塔。

  如此一来尽管在设计功用方面达到了预想的效果,T3476中型坦克那小小脑袋瓜的实战防御力的确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但如此狭小的炮塔之内不但没有多余空间内置炮塔第一弹药架,使得本就身材高大的斯拉夫大汉装填手们还得弯下腰来,穿过炮塔去脚下的车体底盘内将弹药搬运至炮塔内,再行装填入炮闩当中完成一次主炮装填。

  另一方面,仅仅内置两名成员组的狭小炮塔空间无疑就将除炮手与装填手以外的第三人车长排除在外。

  在战时情况下,苦逼的炮手不但一边要用广角潜望镜观察战场局势和周围敌情,待到发现敌方目标后再用窄视角的主炮观瞄镜瞄准目标进而锁定开火。

  与此同时,身兼重担的炮手还得相应地担负起那本就因为坦克设计缺陷而缺失的车长职责,在集中注意力专心撸炮之余,还得分出一部分功夫去向车组里的另外三名成员下达相应指令进行战场指挥。

  将如此繁重的任务全部肩负在炮手一人之上,其在战火纷飞又局势错从复杂、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会面临何等糟糕的境遇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役当中,80万驻守基辅的苏联军队仅仅被俘人数就多达65万人之多。

  同样是因为在设计之初的人机功效和实战应用部分考虑不完善,1941型T3476坦克炮塔上那沉重的一体化舱盖几乎覆盖了炮塔顶端大半的表面积,在没有现代坦克液压助力和电驱动等辅助设备的情况下要想推开这么一盏沉重的装甲舱盖,其难度自然是可想而知。

  但唯有一点可以确定,刚刚穿越来这个二战世界不久的马拉申科同志是既不想死在战场上,同时也不想进了德国人的战俘营里去和那些互相看不顺眼的乌克兰籍士兵玩过家家。

  一想到自己即将要投身到这场已经被历史所钦定的必败战役中去,生怕自己成了德国人枪下鬼或是进战俘营里吃牢饭的马拉申科便不由一阵胆寒。

  但相比起这些在真正投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