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33章 维京之死(中)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33章维京之死(中)

  最先朝着苏军坦克部队开火的,是号称“古德里安之鸭”的四号坦克歼击车,老马同志习惯叫这种本就数量稀少的玩意儿为“四姐”。

  当然,纯粹只是个“四歼”谐音梗而已,不代表咱老马同志对这玩意儿有啥特殊的、不该有的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四号坦克歼击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体”版本,而是实力有所削弱之后的“阉割版”。

  设计之初计划安装的黑豹同款PAK42型70倍口径75毫米火炮产量不足,细长的炮管在钻孔加工的过程中报废率实在太高。不但如此,还得优先供应给重要性更高的黑豹坦克那边,作为KWK坦克炮使用,因此这先期几个批次的四姐无一例外都没得到完全体的主炮。

  装配的是和后期型四号同款的48倍口径75毫米主炮,还有一部分的四姐更拉胯,装备的直接就是更早期型的43倍口径75毫米主炮,穿甲深度在后期型四号的基础上又被拉低了一截。

  这两款75毫米主炮在对付T34中型坦克时还算尚可,但在面对皮糙肉厚的红军重型坦克时可就是完全的挠痒痒了,和41年的37敲门砖怼T34的效果差不多。

  同样也正因如此,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四姐们并未选择那些距离更远,连虎王和黑豹都啃不动的俄国佬重型钢铁怪物作为目标。而是选择了装甲防护放在眼下的44年,已经称得上是单薄的T34作为攻击对象,红军的这些中型坦克部队眼下正作为突破手冲在了最前面。

  “目标,俄国佬的T34!装填穿甲弹!”

  “穿甲弹好!”

  “瞄准了!”

  “开火!”

  轰——

  和四号同款的主炮开炮时的动静真的说不上太大,炮口火光烟尘还有炮响的动静,都远无法和口径硕大的红军122传家宝相比,就更不用说和152比了,那简直就是弟中之弟。

  事实证明这些四姐采用的战术思路是正确的,在明知攻击重型坦克是做无用功、白费力气的情况下,挑中型坦克下手确实是眼下唯一能对红军造成伤害打击的选择、只能这么做。

  装甲单薄的T34车体根本承受不住来自这些75毫米主炮的轰击,不论是48倍口径还是43倍口径的75毫米主炮,其设计之初本身就是为了对付T34应运而生,自然拥有能在整场交战距离上轻易带走T34的火力,德国佬至少在火炮的穿甲性能上还是做的不差的。

  轰隆——

  风帽变形、被帽破碎,而后紧接着沿弹道轨迹撕开了装甲一头撞入其中。

  物理厚度仅为45毫米的T34车体首上装甲在500米的交火距离上形同虚设,已经无数次与这种最常见红军中型坦克交手的德国佬知道。使用带有被帽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