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九章 滨江膳祖_百年官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年初一,本该是万家团圆欢度佳节的大日子。

  朝廷一道懿旨降下:嘉奖东北抗击鼠疫功臣伍连德博士,赐赏医科进士。

  这是个谁都没想到的大喜讯。

  沈文庸、郑明达一众官员更是没料到,风雨摇坠的朝廷,这次竟然态度这么坚决,一点杂音都没有,给了伍博士如此高的荣誉。

  伍博士眼见郑礼信带着一群厨子在忙乎宴席,把他叫了过来,分享了荣誉,试探地问:“郑膳长,本官还有块心病,不知道你能猜出来吗?”

  “焚烧尸体!”

  俩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了出来。

  就是在这么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里,伍博士发动起了大量的官员,郑礼信动员了几百人的民间义士,浩浩荡荡地奔向了城里城外诸多尸体堆,然后一批批地运送到了傅家甸外的空旷地……

  几个月的时间,伍博士主导的抗疫战斗突破了一个个难关,终于迎来了曙光:持续多日,再也没有新增加疑似鼠疫患者。

  在他看来,眼下的做法和一开始想的基本一样:预防是重中之重,再辅以科学的治疗,就能快速遏制瘟疫的蔓延。

  回头看看,如果没有他的大胆抉择,没有郑礼信等人的鼎力支持,谁又能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开展全城预防。

  他们采取的办法,很多人闻所未闻,甚至挑战了延续了几千年的殡葬习俗。

  春天的时候,郑礼信正守在家里,等着鲍惠芸的肚子传来好消息,一个电话就把他叫到了道台府。

  看着明亮的灯光,鲍惠芸还品着他给未来的儿子取的名字:“大壮,大壮,咱就长得壮壮实实的,好好念书,好好学厨艺,不过,礼信,咱们下一个不会叫二壮了吧。”

  郑礼信一副慈父的面孔,也在畅想着孩子长得什么样呢,若有所地地说:“下个咱叫兵强,兵强马壮了,才能国富民安,你就没听说过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接到电话,就知道有紧急公务,郑礼信嘱咐说别忘了叫人去给干爹鞋匠叔报信,改天把他两口子请来,沾沾福气,好叫两个老人乐呵乐呵。

  一到了道台府,他就感觉气氛紧张了起来。

  光是门口广场上就聚集了大量的车,有汽车有马车有快马,气势凛然。

  门口卫兵报告,说连远在齐齐哈尔的巡抚周大人也来了。

  进了二道门,二牛老远就迎了上来,神色紧张地说:“膳长,老膳长来了,不过这回人家是客人,连厨房都没进,跟着巡抚大人来的,巡抚比沈大人官还大。”

  郑礼信说了“林春”,点了点头,就朝客厅走去。

  客厅里,按照品阶高低坐满了一众官员,伍博士是朝廷派来的总医官,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上宾位置。

  他旁边坐着黑龙江巡抚周大人,再往下才是沈文庸等人。

  各位大人正聊着什么,伍博士一眼看到了他,亲切地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