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8章 一国之法岂能因民而异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围杜伯侯以质之,形同兵变、政变!明白吗?”

  “嘶~”

  闻言,高龑还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虽然猜到了不是小事,但没想到是这种事。

  兵变、政变,任谁摊上其一,都是死罪。

  自己虽然没见过,但史书上记载的可不少。没成功的无一例外,全都是阖族尽诛。

  “其二,两场大灾后,左冯诩匪盗如毛,剿之不尽。甘泉宫大战时,这些盗匪没少给大周制造麻烦。”

  “其三,国朝多次政改,每每都是左冯诩为最后完成。尤其是户籍统计,左冯诩北部数县诸老族、乡望皆引民众抵触,导致左冯诩郡府甚是难为。最后上报到陛下处,尔父皇当初可是气的要杀光那数千户。国朝之前一直没有填民左冯诩的打算,广袤田野尽散于彼,又免赋税,已经是仁尽义至了。他们,却不知好歹,始终与朝廷作对。故而,才有了填民左冯诩之举。”

  “仅是这三天,这点处罚,已经算是轻的了,明白吗?”

  末了,姜纾又重与高龑道了一句。

  但高龑依旧摇头,回道:“母后说这么多,儿臣虽一时不能明白,但儿臣依旧认为阎相此举惩处过重。左冯诩北部诸县,虽对国朝多有抵触、不满之心,但亦是大周之民,亦存于大周之土。”

  “汝这孩子,怎么说来说去,还是愚钝不明。不是阎相要如此处置,是汝父皇想要的便是这个结果。先前,汝父皇一直考虑着自己的仁德之民,才屡屡对彼等百般容忍。否则依汝父皇的性子,户籍统计一事,就不可能如此了事。现在,趁着大战之际,可以杀鸡骇猴,彰显威严!”

  姜纾有些恼火,倒不是对高龑恼火的紧,而是针对蔡师。

  蔡邕那老头肯定又拿着满口的仁义道德,来劝言龑儿该如何处置此事。

  “母后,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这道理,您应该比儿臣更清楚!”

  高龑反驳了一句,还是用孟子离娄章句上中的名言。

  姜纾心底嗤之以鼻,果然是蔡邕那老家伙。话自是没错,但乱世还需用重典。不然国朝何必搞出一套常时法令后,又弄了一套战时法令。

  阎相的处置结果,真的已经是有点仁慈了。毕竟,现在广义上说已经属于战时,战时法令可以适用。真要严惩不贷,不只是那十几户,连坐制下,起码百户起步。

  “龑儿,孟子所谓的仁,可并非汝这般妇人之仁。区区些许小民,都能让汝如此上心,那若是将这大周八百万子民,乃至全天下数千万百姓交付汝手,汝难不成还要一一细问?”

  姜纾毫不客气的数落了一句高龑,这孩子有点太把此事放在心上了。长久下去,并非益事。

  “母后,儿臣如此心念此事,并仅非逃役之因。实乃国相惩处之果,于国朝长久无益。”

  高龑依旧秉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