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节 清乐茶楼(三)_晋中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吏觉得甚是惊奇,回去后就让人从监狱里提出来一个死囚,给死囚洗个澡,换身干净衣裳,穿的阔气些,给他安排三五随从,带着他也去那里测字。

  先生瞧了瞧他们,觉得这几位随从挺眼熟,为首的人脸色苍白,心里开始疑心,便让他写个字。

  那人也没写字,直接说出一个字:“人。”

  “您可不要恼,我看您不像是大人,倒像是个犯罪的人。”

  这家伙一听就愣住了,先生更有谱了,随从却厉声道:“休要胡说,这是我们大人。”

  “什么大人,他是个罪人,在这个字里已经测出来了。”

  “你怎么测出来的?”

  “他没写,是从嘴里说的,嘴即口,口里有个‘人’字,这是‘囚’字,这个不用测了,他就是个囚犯。”

  相声说到此处,引得在场观众哈哈大笑,坐于二楼的卞壸也拊掌笑道:“有意思,还真被这个测字先生歪打正着了。”

  任远却扭头对潘滔道:“潘兄,要不要让我也给你测个字?”

  “你也会给人测字?”

  “我跟郭璞学了一些。”

  任远吩咐茶博士取来纸笔,潘滔却摆了摆手,轻轻一笑,手指沾了点茶水,在桌面上写了个‘人’字。

  任远沉思片刻,说道:“桌属性木,潘兄写了个‘人’字,加起来正是‘休’字,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天命乃自然之法则,顺之则生,逆之则亡,不可不慎。高勉之死,石崇参与东瀛公谋逆案被诛杀,潘岳也受到牵连被免官,而后潘尼借病乞假归里,今年潘家接连出事,潘兄还是要小心些,避免落入别人的陷阱。”

  潘滔皱了一下眉,他的手里端着一杯海棠花茶,轻轻吹了吹,浅尝一口,没有说话。

  这时贺隰开口道:“我近日拜读了潘先生(潘尼)所写的那篇《安身论》,今之学者,诚能释自私之心,塞有欲之求,杜交争之原,去矜伐之态,动则行乎至通之路,静则入乎大顺之门,泰则翔乎寥廓之宇,否则沦乎浑冥之泉......可以处富贵,可以居贱贫,经盛衰而不改,则庶几乎能安身矣。

  潘先生既非浮华之人,亦不交浮华之友,他更倾向于以文会友,友于同好,与北地名士傅长虞、汝南李光彦、江夏李茂曾(李重字)以及陆先生的结交,多为诗友,文学研讨切磋乃经常之事。潘先生向秘书监举荐钱子书定然也是欣赏他的才学见识,但潘洗马和钱子书的交往恐怕就不是单纯的切磋诗文了。”

  潘滔是潘尼的侄子,能担任太子洗马也是借着潘岳和潘尼的关系,他跟潘岳的性格很像,趋于荣名利禄,多为势利之交,贺隰说话刁钻,让潘滔心中升起不快。

  任远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前些天蒯府举办宴会,听说还请了西域的杂技表演,我有公事并未前去,潘兄有去蒯府赴宴吗?”

  其实任远手上已掌握了一些有关钱子书的信息,在钱子书出事前曾和潘滔同去蒯府赴宴,任远也向蒯错询问过此事,蒯错对钱子书这个人没什么印象,那么任远只能从潘滔身上找线索了。

  东宫属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潘滔的家世比不上傅宣、温允和王敦,任远方才给他测字,就是在善意的提醒他,潘家先前已经得罪了高家,如果再不配合司隶校尉部的调查,他的太子洗马一职恐怕是要保不住了。

  潘滔放下茶杯,眼神黯淡,沉声道:“那日我和钱子书一起去蒯府赴宴,他和往常一样,穿着华服,主动去和年轻世家子弟寒暄,我到现在也想不通,他为何会做出这等事?”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