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一节 金谷友人 名士束皙(二)_晋中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鄙俗,时人薄之”。

  在石鉴去世后,束皙才跟随王戎、张华担任属吏,之后转佐著作郎,继续秘书丞卫恒(卫玠父)未完成的工作,整理汲冢纪年,遂有卫束本竹书纪年。

  这两年雨轻通过舅舅左思认识了束皙,经常和他一起去爬翠云峰,还给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有什么疑难问题就请教他,他俨然成为雨轻的老师了。

  束皙很快就吃完了那串鸡排,点头赞道:“雨轻,这个甘梅味酸酸甜甜的,很不错。”

  雨轻浅浅一笑,看向正吃着椒盐味烤鸡翅的陈眕,说道:“陈先生,汲郡的吴泽陂,良田数千顷,蓄聚着污水,当地百姓却不去开垦种植,大家都认为疏通泄水之功不算困难,盐碱地可以成为平原,这种功利很大,可是豪强大族,怜惜捕鱼之利,向朝廷编造理由,最终未能动工,究其原因就是吴泽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各方巧取豪夺的对象。

  可吴泽陂最有不需靠天时而可获得丰年的条件,因为这里的云雨在锄镐之下产生,稻粮在决泄过程中生长,不必望早晨的虹而沟渠来水,不必祭山川而大雨止息,并州年年饥荒,朝廷更应该大力发展农业,整治河道,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农水综合利用,就像稻田养鱼虾,巴蜀一带的百姓就利用夏季蓄水种稻期间,放养鱼类,农民也可以实现双重丰收,何乐而不为呢?”

  雨轻拿起一串烤面筋,想了一下,又道:“汲郡豪强大族封山占泽,许多流民不得不依附这些豪族成为佃农或奴隶,其中不乏有从并州逃亡而来的,汲郡孙氏世居于此,正是隐士孙登的族人,在当地也算是郡望了。

  听说巨鹿魏氏子弟就犯了事,想抓住某些豪族的错处也并非难事,朝廷只要能尽快收回这片湖泽,就可以在吴泽陂设立正式的军屯管理机构,对吴泽陂实施军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这样于国于民都有利,也是最有效的管理办法。”

  雨轻方才之言就是束皙向朝廷上奏的《广田农议》,开发吴泽是势在必行,至于对付汲郡的豪强大族,自然有人会出手。

  陈眕喝了一口酒,笑道:“雨轻,我才吃了你的烤串,你就给我找麻烦,汲郡的那些豪强,可是不好打交道的,这事你应该找尚书右仆射崔随,也许清河崔氏能收拾得了汲郡的豪强,不过吴泽陂是一片汪洋的湖泽,根本不适宜百姓居住,要进行兴修水利开发河道,排水造地,沼泽地渐次耕地化,这样的水利工程可是既费力又费钱的。”

  “陈先生,武帝时汲郡太守王宏勤恤百姓,疏导有方,督劝开荒五千余顷,当时正遇上荒年,其他郡县皆闹饥荒,而汲郡独无匮乏,武帝特下诏褒扬,赐谷千斛,后来武帝还下令修建了新渠、富寿、游陂三渠,灌溉良田一千五百顷,王宏的做法很值得倡导,如今的汲郡太守政绩平平,显然没有治理吴泽的能力。”

  陈眕唇畔噙着一抹玩味的笑容,“雨轻,你的意思是说汲郡太守该换人了?”

  “陈先生,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一个特别合适的人选,不如让杜尹(杜綝父)出任汲郡太守,督修水利,京兆杜氏极善水利,必能让吴泽焕然一新。”

  陈眕直接把竹签子丢到空盘内,拿帕子擦了擦手,目光审视地看着她那张天真无邪的笑脸,还有两个浅浅的小酒窝,“你还真是厉害,想得很周全,估计你很早就在盘算这件事了吧。”

  裴潭敛容道:“雨轻,找合伙人做生意就算了,但不要妄谈朝事。”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