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一节 东观三友(二)_晋中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丈图》,他应该去裴府找才对。”

  “道儒不善绘制地图,不过是心血来潮,过两日也就会丢开了。”卢琛淡笑说道。

  “子谅兄也是来借书的吗?”张舆笑问道。

  卢琛摇了摇头,只是与张舆并肩朝前院走去,今日卢琛是陪着三叔卢皓过来的,原是张华派人请卢皓过府一叙,卢琛也无事,便跟着三叔一起来了。

  张华来自范阳郡方城县,早年受到同郡卢钦的赏识,后来入洛为官,与范阳卢氏有些同郡交情。

  卢皓如今担任尚书,行事风格与其兄长卢志有些不同,他在朝廷中向来保持中立的态度,和大鸿胪任罕一样,没有偏向哪一方阵营,甚至对那些江东士族也很是友好。

  范阳卢氏以东汉大儒卢植显名,门生遍地,成为范阳郡望族,其子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到如今范阳卢氏的族长乃卢钦(卢毓子)之长子卢藩,世袭卢毓容城侯爵位,卢浮则世袭其父卢钦大梁侯爵位,可惜患病后变为残疾。

  “我的四叔(卢浮)甚是欣赏书法大家蔡中郎(蔡邕),尤其是蔡中郎的飞白书,不过因李傕作乱散失,大都寻不到了,着实可惜。”

  卢琛喟叹道:“蔡中郎生平喜爱藏书,多达万余卷,后来赠与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数车藏书,蔡家仍存有四千多卷,三国分立时期连年战乱,如今也不知流落到何处了。”

  东汉时期,蔡邕在东观校书,东观就是东汉皇家图书馆,蔡邕也就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管理员,利用职务之便,抄录一些书籍,也有人会直接私自带走珍贵书籍,总之蔡邕能够有万卷藏书,这确实让人震惊。

  张舆淡笑道:“原来你的四叔也喜欢蔡中郎的著作,我爷爷收藏了许多孤本,很是珍贵,不轻易外借的,既然子谅兄都开口了,借给你看就是了,不过抄录后要尽快返还的。”

  “那就多谢公安兄了。”

  “子谅兄,其实卢家藏书也不少,当年蔡中郎在东观时,与你的祖上卢中郎(卢植)一起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且参与修撰《东观汉记》,我想卢中郎应该在那时也誊抄了不少古籍,子谅兄借阅我家的书,那么总该拿出一些古本与我分享吧?”

  张舆玩笑道:“子谅兄可不能太小气,互相借阅才算公平。”

  “公安兄,改日你来卢府,若是看上哪一本自然可以借阅誊抄的。”卢琛负手迈着步子,似乎并不太在意。

  “那好吧,我要先列个书单出来,如果在洛阳城的卢府寻不到,就只能麻烦子谅兄派人去范阳帮我带回来了。”

  张舆唇角划过一丝浅笑,其实他早就想要去参观卢府的藏书,昔日的东观三友分别是蔡邕、卢植和马日磾,他们三人当时在东观应该誊抄了不少的古籍,各自府内定然收藏了许多珍贵古籍。

  马日磾为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孙,他的后人也许早就返回祖籍扶风,自然难以寻到了。

  至于蔡邕身前所收藏的书籍因李傕作乱,都已流失了,幸而其女蔡琰(蔡文姬)凭借着超强的记忆力默写下来许多,张华这些年来从各地收集了一些孤本,其中就有蔡邕所注解的书籍。

  但是卢家的藏书,张华也不是很清楚,这次卢琛回到洛阳,倒是让张舆抓住了参观的机会,毕竟卢琛为人宽厚,很好相处,想要借阅他家的书籍,自然是不难的。

  当然雨轻前一阵子就提醒过张舆,卢家定然藏了不少珍贵古籍,如果张舆要去卢府的话,一定要叫上她,因为她也想要借阅几本书籍。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