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八六章 拍马屁(下)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不行,京城百万人口,不挖煤冬天不得死一半?

  皇帝担心“夺民之业”,担心的“民”,是小农、小生产者。

  而挖矿这种,小生产者、小农根本干不了的活,皇帝巴不得全都是机器人呢。

  一定要明白,在皇帝眼里,并不是能替代的人机器就一定是坏的。

  皇帝眼里的最完美制度,是全国就是个大农村,然后炼器傀儡挖矿、炼器傀儡运输、炼器傀儡销售,所有人用劳动劵,真正公平地交易,完美地得到每个人的劳动所得防止出现兼并——反动小资社的极致空想。

  刘钰不会傻乎乎地以为,只要是机器,皇帝都反对。相反,刘钰很清楚,对统治有利的机器,皇帝会大力支持。

  所以,他用一汉当五胡、我已牛耕铁作彼却刀耕火种来做例子,站在皇帝的角度,其理解是:刀耕火种下生产一万斤粮食要五十个人,而牛耕铁做下生产一万斤粮食只要五个人——只要把粮食替换成煤、矿、铁等这些封建王朝管的最严、最怕出事的产业,就可以了。

  现实的问题就摆在这,矿不能不开,不开大顺连铸钱都没法铸、连烧煤都烧不了。

  不能不开,且产量不足。

  现在两个选择摆在皇帝面前:

  这种治安黑洞、恶堕之暗、暴动频发、官司不断的产业。

  是要更多的人干?

  还是更少的人干?

  刘钰和皇帝说的这些话,真正打动皇帝的内容,凝练起来,虽然刘钰心里想的不是这个意思,但皇帝凝练后的意思是:

  苏北复垦,小农有活路;川盐入湘楚,朝廷有钱;川盐产量激增,却不需要增加太多的工人;西山煤矿日后甚至可以裁撤更多的工人来保证现有的产量。

  后世或许以为,封建地主头子看到蒸汽机,就惊呼此物日后必夺小民之食云云,那纯粹是后世开了天眼之后的想象。

  这玩意儿是粗笨的蒸汽机,是铁牛,不是数控全自动织布机。

  就现在科学院的蒸汽机,皇帝看了之后能把这大铁疙瘩和小农联系起来的唯一角度,就是他妈的天旱的时候要是河南山东等地地头摆上一群这玩意儿提水浇水,百姓岂能造反?

  或者想到要是这玩意真能跑起来耕地,那水浒里的吃牛肉,也算不得好汉行径了。

  让男耕女织崩溃的起点,不是蒸汽机,而是SelfaktorMule,译名走锭精纺机,简称骡机。

  甚至所谓的珍妮纺纱机要是出现在大顺,能被笑掉大牙,这玩意儿纺纱在大顺别说挣钱了,要是不在一年之内不把老婆房子赔光,那只能证明纺的还不够快、所以赔的还不够快——当然,旧中国自有奇葩的国情在此,蒸汽机问世117年后,有史记载的手工织卷赢了机器布局部反攻,全世界独此一份。

  蒸汽机,和水力,水车,牛,马这些东西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