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八四章 拍马屁(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矿虽年产十数万白银,朝廷自来缺银,确实心切。”

  “办矿之人亦是欲借朝廷之兵,防土司之贪。不过朝廷也正缺银,正好各取所需。”

  “只是,若此时与缅甸起刀兵,却毗孟加拉英人所在地,恐引英人警觉。”

  “此等道理,朕如何不懂?故而卿且放心,朕先压下。”

  “先远后近、先难后易、先外后内,此国策也,朕岂因这十数万两的银矿就只见眼前小利?”

  “印度不下,不衅缅甸。待印度下,澳门复,南洋至印度再无西洋人,届时再慢慢处理‘天下内’的事。只要没有‘天下外’的人插手,都好解决。”

  刘钰忙道:“陛下圣明,是臣愚钝了,罪该万死。”

  皇帝哈哈一笑,正要说点什么,刘钰的下一句话,就让皇帝心里感觉到问题了。

  “陛下,那茂隆银矿地处边陲,土司交错,日后待征印结束,却不知此地可能安顿?”

  皇帝随口道:“自会安顿。夷人不善煎、熔,采矿数万百姓皆为汉民,如何能不……”

  话说到这,皇帝心里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心道原来这个坑在这埋着呢!

  想明白了刘钰的切入点,皇帝忍不住摇头苦笑道:“朕每读先秦古籍,见百家士人游说时候,必要先讲故事。此赋比兴之真意乎?原来竟是在这,呵,好、好得很呐!”

  刘钰忙道:“陛下,臣闻西洋某国之内阁秘书长曾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茂隆银厂事,应该说早已注定,此即为普遍联系下的道法自然。”

  “本朝历来缺铜,驱逐鞑虏恢复山河之后,休养生息,民生发展,各地都缺铜钱。”

  “本来寻的是去日本买铜,奈何新井白石以‘骨、毛’之论,锁紧了银铜出口。”

  “本朝不得已,入滇采滇铜以铸钱。而之所以非要铸钱,因为前朝、前前朝之教训,纸钞崩了,本朝不敢发纸钞。”

  “是故虽滇地遥远,却亦不得不去采铜熔炼。”

  谷/span“遂,二十年间,论熔炼、采矿、冶银铜之术,滇地人才最盛。”

  “于是,才有乡民入土司地,于边境处开采茂隆银——若无朝廷缺铜铸钱开采滇矿,则如何能有七八万懂得挖矿冶炼的矿工,直接去那边采白银呢?而若日本一直出口铜且不加价,本朝又怎么会去云南采铜呢?而若前朝纸钞不曾崩,本朝以白银计税,只怕早就发行铜贯纸钞了。”

  “矿工总不可能是一夜之间石头缝了蹦出的七八万人吧?”

  这道理一说,也让皇帝不得不点头同意,心里嘀咕着这个西洋内阁秘书长说的话,心想倒的确如此。

  又把刘钰的逻辑捋了一遍,心想这日本国禁铜出口,竟能导致缅甸边境之事?

  倒真是闻所未闻之道理。可仔细一想,又似无错,若不然何必要去云南此等偏远之地开矿?真是被铜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