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九二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七)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后提出的那个问题,让法扎克莱从一开始觉得刘钰纯粹是“Stanktones,funoffoolishtalk”,渐渐思索又觉得貌似确实“国公高见”。

  最后的那个问题,实际上是个很简单的经济学问题。

  在大顺每年巨额白银顺差是个不可辨驳的事实前提下,大顺的物价却保持基本稳定,这证明什么?

  简单地、粗糙地讲,证明每年进入大顺的巨额贸易白银,和大顺手工业品的增长速度基本持平。

  法扎克莱明白刘钰说的潜台词是什么。

  如果,有一天,对外贸易出了什么问题,大量的白银不再涌入大顺,而大顺的手工业增长率维系不变,会带来什么问题?

  显然,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今天能买10斤米的白银,放到地窖里存着,明年就能买12斤米、后年可能买15斤米。那干嘛还花钱呢?那干嘛还投资呢?你投资的回报率,跑得赢白银升值吗?

  有资格花钱的,岂不是都把银子窖起来,不去花钱了?那必然要出大问题的。

  法扎克莱经历过欧洲的通货膨胀,也经历过短暂的通货紧缩,各种奇怪的问题在20年席卷欧洲的经济危机中——包括不理性的狂热投资、股票违背任何经济学原理的暴涨——都已经上演过了。

  他好像能够理解刘钰说的“我是官,你是商,思维方式不一样”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大顺真的出现了类似的白银货币问题,这么大的国家,肯定是要出大事的。

  而大顺,又确确实实没有发钞权。

  云南铜矿的那点铜,用于发钞,跟不上这几年暴增的经济增长。

  一旦对外贸易这个“大顺央行”不发钞了,大顺的经济就要出问题。

  “公爵大人,您虽然讲的有道理,但却不是未雨绸缪,而更像是杞人忧天。天若塌了,自然要灭亡,这么想是一点没错的。可现实是天怎么会塌呢?”

  “贵国的海外贸易,怎么会赚不到白银呢?”

  刘钰摇头,叹了口气道:“世上万物皆无永恒,贸易优势更是如此。我是去过欧罗巴的,考察过里昂的丝织工厂,也见过梅森的瓷器,更研究过欧洲各国的棉纺织产业发展。”

  “我对将来,并不乐观。尤其是英国,拥有十三殖民地的上等棉花,又搞出了飞梭和混纺技术……技术暂时不会,总可以学。将来一旦赶上了,天朝的大量出口还能延续下去吗?”

  “你要知道,文明交流会带来技术爆炸的。不可能永远防住瓷器技术偷窃、茶种外流、提花机等器具被人私自出口等问题。”

  “曼彻斯特的棉麻毛混纺品,如果质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是不需要在价格上完全和松江布持平的。”

  “关税、运费、资金周转、天朝的利息年息,这些都使得曼彻斯特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