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外交讹诈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参与新的蒙古法典的制定。蒙古瓦剌部从此之后不再向俄罗斯提供兵员和贡赋。

  初稿都是废话,都是可以抛弃的条件,也都是换取切实利益的筹码。

  也正因如此,这三条才可怕。

  老托尔斯泰伯爵从这三条中看出,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封闭。也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对外一无所知。

  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国际局势,纵横捭阖,合纵连横。

  或者,只是将其祖先两千年前的记忆从骨血中唤醒。

  而这,对四面树敌的俄罗斯来说,将是地缘政治的灾难。

  大顺当然不能打到莫斯科。

  大顺当然也不在乎波兰和克里米亚。

  甚至伯爵怀疑大顺是否有会说突厥语和波兰语的。

  但大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于西方的事,我们并非一无所知。

  俄国总不能面临三线作战,如果这一次拿不回来我们想要的东西,那么波兰王位和克里米亚开战的时候,我们就会拿回来。

  大顺是否真的和法国、奥斯曼结盟,那不重要。

  作为彼得时代的外交家和秘密警察头目,老托尔斯泰清楚,地缘政治决定了这三国可以成为没有任何盟约的天然盟友,共同的敌人。

  这种态度,被大顺作为谈判的筹码,摆在了俄罗斯的面前,让俄罗斯必须做出选择。

  黑龙江畔的事,已经证明至少在贝加尔湖方向,如果大顺愿意,是可以组织起一场万人规模的野战部队的。

  万人规模的野战部队,在莫斯科、在乌克兰、在波罗的海乃至在黑海,都不值一提。

  但在投送兵力几乎极限的西伯利亚,那将是俄国的一场灾难。

  俄国现在没有财力在东方组织一支五千人的正规野战部队。

  哥萨克没有正规军团和炮兵的支持,根本没能力和一个正常国家的军队打一场野战。哥萨克是拓边和蚕食的好手,也是天然的骠骑兵,但因为纪律问题,却不是合格的野战军。

  大顺已经证明,那些五百人驻守就能压制万余人部落的棱堡,在大顺的野战部队面前并不牢靠。

  荷兰式的正规棱堡是有效的,然而俄罗斯在边境修不起。

  彼得的改革把俄国的平均身高生生在几十年内拉低了四厘米,先军体制下,连留胡子、洗热水澡,都要收税。高配的棱堡,需要的白银足够俄国再建一艘主力舰。把一艘艘能获取波罗的海、黑海制海权的主力舰,扔到西伯利亚边境去当堡垒?

  高配棱堡修不起,低配的,挡得住游牧民,挡不住有大炮和会土木作业的大顺。

  大顺的步兵战术并不高,整体上还是冷热混编的三十年战争水平。但炮兵,并不差。数量很多,而且有足够的钱和人力可以运送到蒙古高原。

  那些参与勘界的官员,至少懂得三角函数和经纬度。懂得三角函数的炮兵,不会落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