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六零章 相对的仁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四个字。

  听到这四个字,他们也都放心了,心想刘钰现在正是壮年,而且正是皇恩浩荡的时候。怎么看,也有个三五十年。

  朝廷是不可能出面保证什么的,朝廷就没有保证的习惯。但刘钰私人的表态,还是可以的,凭着多年的信誉,商人们也放心了。

  至于说盼着遭灾,那虽是诛心之言,可实际上真要是南洋发展起来,内心是否这么想那也说不准。

  刘钰为了让他们更加放心,又拱拱手道:“如今圣天子在位,圣明无比,分得清好坏忠奸。而且也经历过锡兰迁民一事,非是那等不知民间真实的。”

  “死人,是肯定要死的。你们也不用怕有人借着死人来说事。照着垦殖台湾、迁民锡兰来看,又是些黄淮中原的人水土不然不服……一半一半吧。”

  “但说起来,这事又不是募民一个给多少补贴,而是你们花钱雇人去干活。”

  “这要是募民垦殖一个给多少补贴,你们多半也干得出来在海上把他们全弄死骗补贴的事。但雇人干活就不同了。”

  “所以,你们也放心,朝廷不会因为迁民垦殖死一半的人,就治你们的罪。”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尽管问。”

  听到刘钰连这个也考虑到了,商人们也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虽然具体的细节还没谈,但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也大约考虑到了该怎么办了。

  地,肯定不是第一年就能垦殖出来的。

  垦殖是需要花钱的。

  这都需要投资。

  包括买耕牛、铁器、农具、籽种。建造房屋居住,虽说南洋不冷,但最起码也得遮雨。

  至于怎么赚钱,那也简单。

  稻米贵,干活的就不吃稻米呗。

  种点木薯、地瓜、土豆、菠萝蜜之类的东西,给干活的吃。

  日本那边不也是这么干的吗,大米要卖了,再买便宜的粮食吃。

  至于找人,那也不用他们亲自去办。

  只要产业做起来了,自有人会在灾区或者各地收购人口。

  比如说欠了高利贷的,十两银子对佃农来说就完全还不起了。到时候,出十两银子还了债,给人口贩子点中介费,去南洋干活还债就是了。

  当然,在大顺这不叫奴隶。这叫契约长工。

  又或者,沿海的地方遭灾了,将来肯定会有专门的产业链的。人口贩子带着粮食,去灾区挑人,跟逛牛马市差不多。挑好人之后,沿途准备粮食,把这些人或者送到船上,收钱走人;船把他们送去南洋,那边接手就是了。

  以这样的成本来算,肯定是赚钱的,而且还是赚很多那种。

  再想想,也确实如刘钰所言,真要是将来南洋发展起来了,还真怕黄河不泛滥呢。

  就算是将来种棉花、种靛草,也得先把粮食问题保证了。保证了粮食,日后再往那运人,成本就更低了。

  再算算,就打平均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