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零二章 社稷之臣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度、等等诸地,人口万万,富庶不下天朝,若道不行,则远渡重洋,效箕子朝鲜故事,日后必有反客为主、帝出乎震之事!”

  “再言铮臣……”

  “撞死于阶下、自刎于君前、投江于汨罗……成铮臣之名、毁君王之德,于事何补?”

  “比干剖心,殷商难道没有灭亡吗?”

  “伍子胥自刎,取眼睛于城门,九年后难道没有看到吴国灭亡吗?”

  “三闾大夫投汨罗江,难道秦国没有一统江山隳楚之宗庙吗?”

  李欗闻言,更是满头大汗,一时间真的是啥也说不出口了。

  拂臣、辅臣不想当、不敢当。这他妈的,这俩谁敢当?

  可按皇帝这么一说,谏臣、铮臣也不该当?

  然而皇帝虽说的吓人,语气却并没有半分严苛、斥责。

  只是说完之后,明知道这些人都被吓了个半死,一个个汗如浆出者有之、汗不敢出者有之,可偏偏皇帝也没有下文了,就这么晾着众人。

  直晾了许久,皇帝才又问道:“尔等以为,鲸侯是否是社稷之臣?”

  “呃……”

  这下子,众人更是不知所措了。

  刚说完,谏、铮、辅、拂四臣,都是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又刚刚说完,好像说皇帝觉得,谏、铮、辅、拂这四种臣子,好像最好都不要当。

  现在又问鲸侯是不是社稷之臣,这怎么回答?

  说是?

  那鲸侯是哪种?

  谏臣、铮臣,肯定不是了。既没有一言不合就去死,也没有道不从乘桴浮于海。

  可谓既不铮、又不是谏。

  辅臣?

  拂臣?

  这俩,在荀子那里是好大臣。可现实里,这分明是权臣嘛。

  能发动大臣、结成党派,逼得皇帝改变主意;或者觉得皇帝的命令就特娘扯淡,直接不听,夺皇帝权柄,把事干成……这是好话?

  一些心思活络的,心想坏了,莫不是陛下以为鲸侯日后要当辅臣、拂臣?这……这……我们这都是鲸侯党羽?

  想到这,有几个已经是心惊肉跳,只觉得口中唾沫不成,喉咙干疼,浑身汗湿,竟在后背脊梁上汇聚成流。

  皇帝的问题不能不答。

  可皇帝问的这个问题,平日里怎么都好答,那还用说吗?肯定是社稷之臣啊。

  偏偏刚讲完四种“社稷之臣”,皇帝就这么问,这就没法答。

  回答是,不行。

  回答不是,也不行。回答不是,日后怎么再见鲸侯?陛下又该怎么想?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好半天,皇帝也没有逼着他们回答,而是自答道:“这问题这么难吗?鲸侯自是社稷之臣。”

  “谁人敢说他不是社稷之臣?只是鲸侯与荀卿所言之铮、谏、辅、拂都不沾边。”

  “卿等日后或镇守一方、或藩镇一地,日后也难说封侯拜相,入得朝堂。”

  “朕今日考教你们的,按说只该问南洋之事。”

  “但你们都是一时俊才,只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