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三九章 巴达维亚新政(四)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粗暴的话,虽然迁走的目的也能达到,但迁走之后让他们相信朝廷、大胆投资,而不是去买地耕读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按个罪名抄家倒是简单,但抄出来的金银到了皇帝手里,有多少是用在殖兴产业上,那就难说了。

  连富光心里仍旧惴惴,这时候也只能道:“若真如此,我等也愿意听从朝廷的安排。其余田产之类,皆可抛售。但这祖宅,还请大人高抬贵手。我只盼安排一些老家人在此看守,时时祭扫。”

  刘钰笑道:“你也不必想着如同被流放一般,又不是不准你们回来。朝廷早有规定,身家巨富登记在册者,出海也不是不行,但两年之内是要归来的。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是有信心的。”

  “到时候,你手里的钱多半换成了股票、债券,去到别处这都是废纸,自会主动长留。”

  “你们真要跑,也没地儿去啊。对吧。去欧洲,你们虽懂荷兰语,但终究是外人,且不说你们给朝廷纳投名状夺下了巴达维亚,便没有此事,去了也是受人欺压的。”

  “让你们迁走,我早就考虑过,你们迁走的抵触不会太大。只要说清楚了朝廷的政策,免了你们各种阴暗的猜测、不安,其实真的没什么。”

  “你之前说,你不算豪强。这么说,倒也不全错吧,毕竟你们不是汉代的那种豪强,土地数万。你们主要还是做生意,手里的资产多半还是流水、现金、债务。而土地什么的,在荷兰人的统治下,你们也不会多。”

  这话倒是说在点上了。

  这些人不算是地主阶级,他们其实土地等不动产,并不多。包括糖厂之类,这几年不怎么赚钱,也都是包租出去转手了。

  他们算是殖民统治下的一个特殊的阶层,说是买办吧,又不是;说是狗腿子吧,好像难听点。

  总之,他们的大部分收入是依附于殖民政府的统治的。

  刘钰要在爪哇大刀阔斧地动土地问题,动的也不是这些华人,而是当地的土著贵族,和这些巨富华人的关系也不大。

  整日说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刘钰也算是搞一场“拔苗助长”。

  连富光也没想到刘钰这样的朝廷官员,居然能想到这一层面,见刘钰说的在理,也终于稍微放心了。

  “鲸侯说的没错,我等的田产确实不多,至于糖厂之类,如今也不赚钱,正要贱卖亦可。”

  “鲸侯既连知这些底细,我等也安心了。若去了松江府,真有投资的渠道,我等当然也愿意发财。按鲸侯说,亦算是为朝廷出一份力,达成朝廷的目的,我们也赚了钱,这等好事,使我们之前多心了。”

  “我等这就回去,将各自的田产、糖厂等地契呈上,一切听从朝廷的。”

  说是这么说,心里却想,不听也不行啊,看朝廷这架势,能让我们带着钱走就不错了,还想什么田产土地?

  说是拍卖,真要是朝廷收归官有,难不成还要哭闹要回不成?还不如识相点,主动交出来,若是能给几个钱便给;不能给,那就卖个人情,送于朝廷便是。总比到时候被人压到衙门,安个罪名拿走好吧。

  他这个甲必丹这么一表态,剩余的雷珍兰也只能跟着连富光一起表态,只说这就回去将田产地契都拿来,不日就按照朝廷的法令,迁到松江府。

  临走之际,刘钰又说了一个让他们彻底安心的话。

  “若办,就要从速。朝廷既得了南洋,这香料之类的总得卖出去。说不定,也会效荷兰人的办法,搞个垄断专营的公司,到时候定是在松江府募股的。你们若是去的晚了,只怕失了这个机会。”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