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八零章 偷梁换柱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散,靠着海军将各处城市连在一起,使得看似分散,实则掌握制海权,随时可以调动,故而那些土邦无力反击。

  而只要将荷兰的舰队歼灭,荷兰人原本的整体,就完全被打碎了。

  剩下的城市,各有三五百兵,无法集结一处,各自为战。这对大顺而言,尤其是军改后攻城术学的就是当年法国人打荷兰棱堡战术的工兵队而言,简直易如反掌。

  第二处的主事又将指挥鞭指向了锡兰,说道:“鲸侯已和法国印度都督商议过,届时将会以友好互访的名义,不日将派出第二分舰队前往印度的本地治里。”

  “此声东击西、假道伐虢之计也。”

  “鲸侯昔日往欧罗巴之前,曾于伶仃洋训诫英人舰队司令,又说支持英逊王复位等。于欧罗巴,又与法国交往甚密。”

  “兼之,前者,归义军军火武备,皆取自英国东印度公司。英荷之间,于广东、松江等地,便多有矛盾,勾心斗角,互相抬价,各行贿赂。于南洋,二者矛盾更甚。”

  “如此一来,则假道伐虢、声东击西之计,皆可成矣。第二份舰队,不但可以正大光明地通过马六甲,还可以提前告诉荷兰一声。荷兰人不但不会拒绝,反而会大为欢迎。”

  皇帝闻言,赞道:“妙极!妙极啊!”

  说罢,望向一旁的刘钰,笑道:“爱卿这一计,果然极妙。昔者,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虞国国君贪财,终究亡国。”

  “荷兰人也是一样。因着南洋的大利,利令智昏,巴不得我朝与英人相争。如今英人又占了吕宋,又‘扶植’爪哇义军,荷兰人眼里,可不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荷兰人想来也是如热锅上的蚂蚁。”

  “此时,我军却大张旗鼓,名曲告诉荷兰人要前往印度,甚至还可以故意知会,以便遇到风暴时请求在荷兰港口补给,以彰我朝并无伐荷之意。”

  “荷兰人只当我朝是与法国达成了密约,要在印度对抗英国,自是乐意至极。却不知取印是假,伐荷是真。”

  刘钰微笑,接受了皇帝的夸赞,心里却想,这里面的坑,大了去了。

  我大张旗鼓地把舰队派去了印度,又和路易十五没有公开条约,之前又表现出对英国的极端厌恶,这英国人定然以为大顺是要联合法国袭击英国的印度,甚至脑洞再大点,估计想到的是中法平分印度之类。

  到时候,周边舰队都抽调过来,保卫东印度公司的财产。而老子转身去打荷兰,接着告诉英国,大顺在英法战争中保持绝对中立,这还不把法国坑死?

  有大顺的舰队,中法联合舰队和英国舰队,或可平衡,或可吓得英国人不敢轻举妄动。

  可大顺的舰队一走,英国吕宋那边的舰队、印度舰队一看,来都来了,那还不赶紧打一波法国?借着舰队优势,攻占法国的几座殖民地城市?

  法国在欧洲肯定会有优势,但刘钰不想让法国的优势太大,一旦优势太大,法王很可能就把自己告诫的那些事忘干净了。

  在欧洲有优势,在亚洲、美洲都处在劣势。到时候,只能是拿到手的汉诺威、奥属尼德兰,来做交易了。

  但法国在印度的势力本来就弱,若是能再被坑这么一波,将来欧洲换殖民地,还给法国,那也是空虚的不行,根本不可能对英国形成优势。也会让法国清醒地认识到,法国无力守住印度。

  这一套策略,真正恶毒的地方也就在这了。

  若说声东击西、假道伐虢,那都是对敌人荷兰的,尔虞我诈,也属正常。

  但之于法国,这可就是一套相当标准、三十六计中几乎算是最为无耻的“偷梁换柱”了。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这里的其,指代的是友军。

  偷梁换柱,是坑友军的。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