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一章 缺钱的世界第一大公司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从荷兰银行家那借了2500万盾呢。

  然而作为“自家人”的VOC东印度公司,情况过于特殊,财政上已经快要走到末路了。

  不是借不到钱了,而是不敢借钱。

  借不到钱,和不敢借钱,不是一个意思。

  东印度公司有17人董事会,但实际上理论上的董事会有70多人。小市民,买个三头二百的这种,当然不算,自然没有发言权。

  这17人属于不同的省,荷兰各省之间本也勾心斗角。

  七省之间互相都要争取本省的利益。就像是对华贸易委员会事件,阿姆斯特丹省、泽兰省为“各个省派去直航中国贸易的船只比例”就闹出过大事。

  泽兰还差点联合其余几家掀桌子,最后闹出了一个滑稽的对华贸易委员会。

  17人为七省各自利益内斗也就罢了,70人的理论董事会成员,又不断地伸手要权,也希望进入决策层。

  这70人里,有私人大股东,有各个城市的钱,只是着实没办法和阿姆斯特丹商会这样的大寡头争而已。

  然而一旦有机会,还是希望咬一口分权的。

  面对这种情况,17人团当然是团结的,但都是商人,解决的办法也就简单粗暴:高股息、高回报率,公司在我们17人的领导下,前途光明。

  70多人的理论董事会想要拿权,肯定是要发动“群众”,也就是那些小市民股东。

  然而小市民股东则不是很在意,到底是17人团,还是70人团,只要自己能拿到股息就行。

  小股东一看,哦,3000盾一股的股票,几十年间,光股息就发了107665盾,股息是股本的30多倍。

  那我闲的没事干,非得去问公司怎么经营的干啥?非得看公司财报和账目干啥?人家17人干的这么好,难不成你们那70人董事就能拿比现在高的股息?

  超高的回报率,使得那70人的董事也没了气焰,不敢要权——许诺超高回报的游戏,法国人二十年前刚玩过一次,荷兰人已经连吃了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外加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这三次大亏,虽然不长记性,但前一个教训还是太近了,实在是不太相信这种口头许诺的高回报率。

  当初密西西比泡沫的时候,小股东、小市民们倒是质疑过17人委员会:妈的,人家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承诺的年回报率是45%到65%,甚至半年内500块一股的股票涨到了18000,这是什么概念啊?只要拿出500块,半年后变成18000,啥也不用干,顶几十年的工资。

  45%的年回报率是什么意思?只要拿出两年的全部工资投进去,每年啥也不用干,就能维系和之前一样的生活。

  你们这17人是干什么吃的?一年只能给平均21%的股息?废物!

  然而随着泡沫爆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