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七章 两头下注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急之际,计上心头,忙道:“总督大人,天朝皇帝的特使前来,士兵跟随,恐怕不能习惯巴达维亚的气候,也不习惯荷兰式的房屋。”

  “我的阿马努斯格拉赫特庄园,一切都是按照江南园林的布局,有正堂、侧厅和厢房。可以将他们安排到那里居住。正好,我作为甲必丹,要在总督府候命,不能回庄园居住。”

  “而且,总督大人,依照中国人的习惯,皇帝陛下的香案一定是要摆在正堂的。如果是荷兰式的房屋,没有正堂和厢房的区分,也确实是没有办法招待特使的。”

  他没有说“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而是说“依照中国人的习惯”。又说自己是甲必丹要在总督府待命,更拿出了一个东方礼仪的问题,当着总督的面表达了一下自己对巴达维亚政府的忠诚,同时也可以让钦差大人念着自己的孝敬。

  毕竟在自己的庄园里,自己的心腹人多,方便传话或者送礼之类。

  这样,就算今天下午不去,日后真要是朝廷有意来巴达维亚,自己也可提前拉上关系。

  虽说他对朝廷有些不满,因为按照钦差大人的定性,城外的“叛乱者”是“官逼民反”,这在天朝算不得什么太大的事,是可以公开在戏台上表演的剧目。

  但事已至此,这三百名西北壮汉的御林军,实在有些骇人,荷兰人还真未必能赢。

  那还不如提前趁机拉一拉关系,将来抱上大腿,又有自己弟弟那城外那群人的关系,到时候大不了把糖厂给出去,反正也是赔钱货,只要不分自己的家产就好。

  瓦尔克尼尔思索了一下,觉得好像确实中国人都有些奇怪的规矩,于是也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连富光急忙过去拱手,用福建官话道:“钦差大人,鄙人的庄园虽简陋,却也正可暂居。在下这就派人把下人和闲杂人等都赶出来。”

  他也不说送史世用等人过去,而是说自己要去先把房子空出来。

  史世用是何等样人,沉浮多年,这点小心思如何看不出来。

  但也只是笑笑,知道朝廷将来要来南洋,靠的可不是这群人,这群人靠不住,既是对方有心两边下注,那也不要拒绝。

  他知道朝廷的打算,也和刘钰颇多接触,知道凡事要考虑“有”和“无”。

  朝廷若想下南洋,有什么?无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后,朝廷只是说了个大概,他也能知道该往什么方向使劲儿。

  托科举制的福,大顺缺候补官员吗?将来打下巴达维亚,缺当官的?缺收税的吗?

  肯定不缺,这一点毋庸置疑。

  巴达维亚最起码也得是个从五品的州牧,那么多国子监生员、进士、武德宫毕业生排队等着官缺,会怕没人来当官?没人来收税?

  既如此,只要还是大顺的旧有统治方式,这些地头蛇在大顺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