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二四章 传统艺能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

  他知道的也不是很多,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只是道听途说。

  但就是这些道听途说的东西,便让瓦尔克尼尔更加担忧……这种造反的路线,正是他最害怕的。

  爪哇的情况和天朝不同,土地的可买卖的私有制度还刚起步,还是传统的村社份田制。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换汤不换药的。

  万隆地区,荷兰人的军事力量不多,主要还是依靠当地人管理,那些管理者就算是半个农奴主了。

  他们有公司给的低价收购的分红,日子过得相当不错,有钱有粮。

  而当地的百姓则是多受压榨。

  按照连富光说的历朝历代的中国的传统艺能,要在万隆地区站稳脚跟,实在太容易了。

  甚至,连套路都不用换。

  攻入村社,处死村长,宣布废除一切强迫种植制度、均田免粮废除实物地租,和一切奴役性的强迫劳动。

  而且,万隆不是巴达维亚,当地的中间商也不是华人,而是当地土著。

  起义者不用担心,当地的土著会因为高等华人包税等因素,而仇恨华人。反倒是会和这些起义的奴工一起,干掉他们敢怒不敢言的村长。

  现在这支华人起义者,可以伏击荷兰二三十人的小队,这个水平攻占个村社简直易如反掌。

  攻入村社后把那些平日作恶多端的人一杀,财富一分,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队伍。

  至于当地土著贵族的战斗力,瓦尔克尼尔太清楚了,不堪一击。

  正在忧虑这件事的时候,城外又传来了一个更加不妙的消息。

  从那些“叛乱者”栖身的糖厂里,发现了一支损坏的褐贝斯步枪,以及一些英文的小册子。

  这些英文的小册子的内容,都是些克伦威尔时期的激进派主张。

  《英国被压迫贫民宣言》、《新正义的法典》等等,只是翻看了一个开头,就可以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了。

  又调查了一下那几座糖厂的买入时间,恰好是在英国煽动詹金斯耳朵事件造势的时候。

  心里本就对英国人缺乏信任,内心之前也有判断,加上这支证据确凿的、不小心把先装了铅弹后装了火药导致报废的褐贝斯步枪,瓦尔克尼尔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

  英国人早就准备对西班牙开战了,所以才煽动国内民意引爆詹金斯耳朵事件。

  为了将来攻占马尼拉后在东南亚立足,需要搞乱荷兰的统治。

  为了让荷兰屠杀华人引来大顺的报复,故意培养的华人雇佣兵,煽动华人起事,而不是派人引导爪哇土著起义。

  这里面每一步都是恶毒的算计和陷阱,走错一步公司就会万劫不复,英国人就可以在保持盟友关系的前提下,得到他们肢解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险恶目的。

  在公司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瓦尔克尼尔深知一个道理:谁获利最大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